解忧对这两个字也快麻木了,连吐槽的心思都没有。皇上沉吟片刻,道:
“近日,蒙古各部首领联名上书,请求朕将朕的嫡公主下嫁于科尔沁部,以巩固满蒙安宁。”
富察琅嬅脸色骤变,宫中现有适龄的嫡公主只有太后次女柔淑公主与自己的璟瑟,她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看向皇上,眼中满是忧虑与不舍:
“皇上,嫡公主乃皇室血脉,岂能轻易远嫁?”
皇上叹了口气:
“朕又何尝不知?但满蒙联姻是旧俗,朕不得不慎重考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也不知这皇上一天天的在忌惮些什么,一副处处被掣肘的窝囊样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皇上,臣妾以为,联姻之事需谨慎考虑。嫡公主乃金枝玉叶,其婚姻大事不仅关乎个人幸福,更关乎国家颜面。皇上英明神武,是天下的主人,岂能任对方予取予求?”人家说啥你听啥,你是皇上他是皇上?
当然了,说话有说话的技巧,解忧一派天真无邪的崇拜之色,捧得皇上眉头都舒展了几分:
“嬿婉言之有理,朕自然不会将嫡公主轻易远嫁。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目前太后膝下只得柔淑一个公主,富察琅嬅身怀有孕,又有永琏在侧,于情于理,都是璟瑟被选中的概率大些。不过二阿哥永琏还活得好好的,就算璟瑟出嫁,骨肉分离的苦楚也不至于将她击垮。她凝气定神,握住皇上的手:
“臣妾虽不愿嫡公主远嫁,但国家大事为重。臣妾愿全力支持皇上的决定。”
按照这个世界的设定,太后长女端淑公主已经远嫁骁勇善战的准噶尔部,若柔淑公主再嫁去富庶尊贵的科尔沁部,那么蒙古宗亲中最大的两个部落,都成了太后的倚靠,皇上自然不愿意见到这种场面。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回握住富察琅嬅的手:
“皇后深明大义,朕心甚慰。”
解忧默默等帝后二人秀了一把恩爱,待皇上讲出驸额人选是孝庄太后的四哥、科尔沁亲王满珠习礼的玄孙——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时,隐晦提出色布腾巴勒珠尔此人自小在京城长大,就算在京城修建公主府,让公主和驸额婚后留在此处生活,也是合情合理的。
富察琅嬅哪里舍得璟瑟远嫁?她听出解忧话中之意,当即眼前一亮,对着皇上一顿软磨硬泡、连捧带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搬出各种典故,甚至下定决心给家里写信,让富察氏一门老小轮番上阵劝说,就算留不住璟瑟,也不能放任她嫁去遥远的科尔沁草原。
人逢喜事精神爽,富察琅嬅眼下儿女双全、心智清明,讲出来的话自然能让人听进去,皇上再窝囊赘婿也是皇上,手下有乌雅兆惠、富察傅恒等几员猛将,还不至于对蒙古卑躬屈膝。璟瑟是宫里这一代唯一的公主,也是他唯一的嫡女,自幼备受疼爱,若是能有两全其美之法,当然是极好的。
谈着谈着,这事差不多就算敲定了,皇上以孝治国,多半不会强迫太后身边唯一的女儿柔淑远嫁,但他会争取让璟瑟出嫁后留在京城,以便对方时时入宫,共享天伦。
日头西斜,眼看就到了晚膳时分。皇上嘱咐二人,一切尘埃落定前不可外泄半点风声。解忧表面恭敬答允,心中嗤笑不止——你这破皇宫都漏成筛子了,心里没点子b数吗?
......
翊坤宫。
李玉传完闲话就匆匆离开了,如懿全程屁股都没挪一下,更别提掏银子请喝茶了。她唇角挂起蜜汁微笑,对身侧的容佩微微撅嘴:
“皇上虽以孝治国,对太后多有忍让,但在国事与家事之间却难以抉择。太后与皇后之间,因着各自立场不同,难免生出龃龉。本宫身为嫔妃,理应为皇上分忧。”
“是,娘娘聪慧,娘娘打算怎么办呢?”
如懿轻抚着绣有诗句的手帕,眉头微蹙,决定亲自往太后宫中一行,欲借此机会,缓和从前的矛盾,同时也为自己心爱的少年郎做点贡献。
“本宫欲往慈宁宫一行,你备下一碗火腿鸡汤,咱们走一趟吧。”如懿吩咐一句,整个人看上去淡雅从容、胸有沟壑。
......
慈宁宫。
“娴妃?她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