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此等罪行,天理难容!

此时,他微微抬起眼眸,目光如炬般投向另一边的大臣。

“虞爱卿,你怎么看?”

虞正昊挺直了腰身,先是恭敬地朝着宣璟帝所在的方向深深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然后面色严肃、郑重道:

“陛下,微臣认为,于私,六公主身为嫡公主,乃是金枝玉叶,身份尊贵,若屈嫁外邦,远离故土,必会同柔嘉公主一般受尽苦难,陛下爱女心切,定然不会舍得。

于公,和亲之举看似是最稳妥和平的方式,实则有损我天朝威严。用女子之身换取短暂的和平,必使外邦轻视我泱泱大国,日后恐更会得寸进尺;且外邦之心,难以揣测。他们此番来和亲,或许只是为了骗取我朝信任,趁机发展自身实力。一旦时机成熟,便会撕毁和约,再度挑起战端。因此,和亲之举,看似美好,实则暗藏风险,不可不察。”

宣璟帝深邃如渊的眼眸微微眯起,仿佛隐藏着无尽的思量和权衡。

他沉默不语,只是静静地凝视着殿下的群臣,一时间整个朝堂都陷入了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之中。

”众爱卿所言皆有一番道理,此事,容朕再好好想想吧。”良久之后,宣璟帝终于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却让人难以捉摸其真正的心思。

身为一国之君,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国家的兴衰荣辱,任何决策都必须慎之又慎。他既不能让国威有损,亦不想劳民伤财,唯有两全之法方为上策。

随后,宣璟帝将话题转向了下方官员呈递上来的奏折诸事。直到三个时辰后,各位大臣才相继出来。

一直在殿外焦急等待的刘公公见大臣们陆续离去,连忙快步走进来向宣璟帝禀报:

"启禀陛下,荣亲王还在外面候着呢。"

宣璟帝原本舒展的眉头不禁微微一皱,但思索片刻后,还是吩咐道:

"宣他进来吧。"

不多时,荣亲王迈着匆忙的步伐踏入了大殿。

只见他躬身行礼完毕后,急切地开口说道:

“皇上,犬子一时糊涂,犯下如此大错,是臣弟教子无方,甘愿受罚。但他年幼无知,都是被奸人蛊惑。如今他已被肃王关押在暗牢之中,生死不明,恳请皇上念在臣弟多年为朝廷效力的份上,饶他一命,日后······”

然而,荣亲王的话音未落,便被宣璟帝那冰冷刺骨的话语硬生生地打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