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太医在后面感慨道:“跟老爷出门有几次了,还是第一次看到打腰鼓呢。”
常太医平时就呆在御药房和各种药材混在一起,几乎从未陪乾隆出巡过,这次还是第一次,他踮着脚,伸长了脖子看着面前的场景,时不时瞅一眼正在画画的班杰明,不得不说,这个臭小子画画还真有几把刷子。
一旁的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眼睛含着泪水,感叹:“盼了三年了,才有这么一个好收成啊。”
晴儿还是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和普通百姓接触,在粥厂的时候她都没有机会下马车,走上前询问道:“老人家,您这样说,难道是前三年都没能有好收成?”
老人点头,抑制不住欣喜:“是啊,我们农民可是看天的脸色过活啊!老天不下雨,我们可就遭殃了,稻谷就会干死,不过今年总算能有大米吃了!”
在场金尊玉贵的少爷小姐们听到老人这句话很是震撼,在宫里,大米不过是寻常主食,粥厂的饥民还有这里的百姓居然连吃米饭都是奢望,。想起之前种种浪费行为,他们都决心以后要节俭一点。
普通人的日子很是忙碌,没有时间停留感伤,若是放任自己情绪低落不事生产,只怕填饱肚子都困难。这便是普通百姓的韧劲。只有富贵人家的孩子,才有时间和精力去为落红感伤,伤春悲秋。只有从小见多了难民,成长于民间的小燕子没有伤怀,而是真心地为丰收感到高兴。
老人也只是感慨了一会,一句话就将这些陷入愁绪的少爷小姐们拉了回来:“你们好像是从外地来的吧?这是我的晒谷场。今年大丰收,大家就来这里打腰鼓庆丰收。”
几个年轻漂亮的女子看着小燕子在一旁拍手看着,上前拉着她:“来吧来吧,来一起打腰鼓,一起跳舞吧。”说着就把腰鼓往小燕子身上缠。
“不不不,我真的不会。”小燕子哪里见过这样的场景,要她舞剑可以,打腰鼓她可真不会。
“没关系啦,跟姐妹们一块打一块跳就行了。”女子笑着将小燕子身上的腰鼓系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燕子被姑娘们簇拥着到了打腰鼓的队伍中,扭头看了一眼乾隆,乾隆笑眯眯地看着她,示意她不必拘束。一旁的紫薇、晴儿、永琪、尔泰、尔康和班杰明也都很期待小燕子的表现。
有小燕子的加入,其他年轻人也纷纷过来拉这些少爷小姐打腰鼓,甚至还有去请乾隆的,乾隆自然是推却了。
班杰明收起画册准备接过腰鼓却被男子浇了一盆冷水。
“洋鬼子不行,太高了。”
班杰明拉住那个要走的小伙子:“什么洋鬼子不行,洋鬼子音乐最行,跳舞更从小学的,我跳给你们看,让你们大开眼界。”说着,班杰明拿过那人手里的腰鼓,系在腰间,走到小燕子身边和她一起打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