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之航和杜雪吟因为之前无法照料小燕子感到十分遗憾,如今有重来的机会,便卯足了劲教她。小燕子被爹娘哥哥压着,学得满头包。琴棋书画,糊糊涂涂,诗词歌赋,勉勉强强,倒是学得了一身好武艺,尤其是鞭子,舞得熠熠生风。
萧之航和杜雪吟头疼地看着眼前这个胆大爱闹腾的女儿,他们不指望把女儿培养成大家闺秀,却没想到培养出来一个一心想走江湖行侠仗义的女侠。杜雪吟瞪了萧之航一眼,一定是这个人平时行侠仗义的故事影响到了自己的宝贝女儿,不然一个女孩怎么天天吵着要浪迹天涯。
萧风宠溺地看着在院中练鞭子的妹妹,这个妹妹从小就调皮捣蛋爱凑热闹,不爱念书但是也会规规矩矩把该做的作业做完,不至于目不识丁;不喜欢规矩礼仪也能硬着头皮学上一点,装装样子是没问题的,不至于毫无礼貌。
萧之航和杜雪吟本想让萧风进京赶考的时候带上小燕子,这样他们夫妻俩也不至于为小燕子担惊受怕,小燕子在路上也有人照应。萧风也和萧之航一样,得了一个文举,一个武举,不过他选择继续去考进士,正在准备去北京的行李。
小燕子知道自己爹娘的打算,便自己收拾行李盘缠,带上福伯伯傅六叔送三个玉佩,那个从未见过的罗员外的送的玉佩被她爹娘打了孔,做成坠子戴在自己脖子上。小燕子将燕子神鞭往腰间一缠,顺手牵了匹马,偷偷溜走了。
等萧之航杜雪吟和萧风看到小燕子留下的信件时,小燕子已经离家一晚,不知身在何方了。
杜雪吟看着小燕子信中“像爹爹一样行侠仗义,做江南小女侠”气不打一处来,顺手抄起书就向萧之航砸了过去:“好你个江南第一大侠,连女儿都没看住!”
杜雪吟砸了仍然不解气,一拳头捶过去:“你不是武功高强吗,女儿半夜偷溜的动静你都没留意?”
萧风不管爹娘的“打闹”,反正娘不忍心伤害爹,爹也不会反击,随他们玩去。萧风看着小燕子的信,决定先不考了,找妹妹比较重要。
小燕子骑着马,哼着歌,一路北上。在这期间,她帮女孩打走了欺负人的恶霸,还帮小摊贩赶走了强收银钱的官差。她一直记得爹爹教导,面对恶人不能动用私刑,需要交给官府查办。每次等她把坏人打得落花流水抱头求饶的时候,她都会带着他们去官府。
奇怪的是,不管她到什么地方,官府里的老爷们只要看到她腰间的玉佩,就会恭恭敬敬地把她请进门,好好听她讲事情,然后按律例处置,再把她请出门。小燕子满意地看着腰间叮当作响的玉佩,福伯伯和傅六叔的礼物真有用!
就这样一路行侠仗义,她小燕子“江南小女侠”的名声已经初步形成。不过为了不被爹娘抓到,她赶路也赶得很着急,好像身后有追兵一样,一半个月后就到了北京。
小燕子第一次来到北京,将马寄放在驿站便进城了。她好奇地左瞧瞧西看看,拿着糖葫芦开开心心地逛街。
北京的街道和杭州不同,杭州桥多水多,多是青石板路,而北京气候干旱,没有交错纵横的水道,多是黄土路,只有官道上铺了砖石。官道旁边的土地上有很多撂地卖艺的人,胸口碎大石、喷火、舞狮、耍猴戏,应有尽有,有好多把戏都是杭州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