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的赵人们,十天,寡人只给你们十天时间,十天一过若不降秦,大军必踏平邯郸!!!”
说罢,嬴政大手一挥,秦军有序撤军。赵偃松了口气,可他知道,这十天如同倒计时的丧钟,悬在赵国每一个人的头顶。
赵偃回到宫中,大发雷霆,欲严惩那些传播谣言之人,却发现人心惶惶,许多臣子都在暗中谋划后路。赵葱则四处奔走劝说将士坚守赵国,可响应者甚少。
赵偃瘫坐在王座之上,眼神中透着绝望。他明白,现在局势严峻,单靠惩处几个人已无法挽回人心。这时,赵葱匆匆进宫求见。
“大王,臣无能,将士们大多不听劝告。”赵葱满面愁容。
赵偃长叹一声,“事已至此,该当如何?”
正在此时,一名老臣颤巍巍地进殿,“陛下,臣有一计。”
二人忙问何计。老臣道:“大王可下罪己诏,承认过往过失,承诺日后定会改过自新,轻徭薄赋,善待臣民。”
赵偃听后,脸色阴沉如水,“罪己诏?寡人乃赵王,怎能向那群刁民低头认错?寡人行何事,自是寡人的主意,无需向他人交代。”
赵葱面露犹豫,劝道:“大王,如今形势危急,此乃挽回民心之举啊。”赵偃猛地站起身,怒道:“寡人宁可战死,也绝不发这罪己诏。”
于是,赵偃开始召集仍忠于他的士兵,准备最后的抵抗。他亲自巡视城墙,鼓舞士气,声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