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两年的光阴转瞬即逝。江川和嬴政已然迈入了弱冠之年,青涩稚嫩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成熟稳重。他们的面庞之上,已悄然生长出茂密如林的胡须,仿佛在诉说着成长的故事。
历经这两年的风云变幻、锐意革新,当初诸多构想如今大多已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农业方面,去年农部官员就已经从南方寻找到了优良的水稻种子,今年大部南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试种水稻,效果良好的话,将于明年进行大范围推广;同时由于石磨和石碾的出现,关中地区小麦作物的种植面积开始增长,精耕理念和精耕技术开始出现。
除此以外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历史上本该出现的郑国间秦一事并没有出现,郑国以科举的形式进入了秦国,并担任秦国建部官员一职。前些时日郑国正式向嬴政提出了修建大型水渠的想法。
在政治领域,由于秦国大力推行科举制度,众多才华横溢之士得以涌入这个强大的国度,极大地充实了秦国的官员队伍。这一举措不仅为国家带来了新鲜血液和创新思维,更为后续深入开展官制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官制改革已在秦国境内如火如荼地全面推进着。作为此项改革的主导者之一,江川依据最初的构想,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精心调整。
他首先大胆地将原有的“院”改为“府”,并对各府的职能进行重新划分与整合。其中,邢狱职能被划归到内府管辖范围之内;此外,还专门设立了全新的外交部,以更好地处理对外交往事宜。
同时,原本声名赫赫的黑冰台也正式归入军府统辖。在此基础之上,又特别增设了两个重要机构:一个是专门管理王族相关事务的宗人府,另一个则是负责王城内各项繁杂事务的内务府。
经过此番大规模调整之后,秦国最终形成了独特而有序的“六府十二部四十八司”政治格局。
六府首府分别是将府赢摎,内府江川,监察府蒙毅,司法府江川,宗人府赢傒,内务府赵青。
值得一提的是,在内府当中,其最高长官被尊称为丞相,地位尊崇无比;而将府的负责人依旧沿用传统称呼——上将军,展现出军事力量在秦国中的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