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愤然离去之后,郭开站在原地,望着廉颇远去的背影,嘴角缓缓地勾起了一抹阴险至极的笑容。那笑容如同一条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散发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寒意。
当日朝会因廉颇之事闹得不欢而散,然而郭开并未就此罢休。他精心谋划一番之后,决定趁热打铁,再次前往王宫面见赵王赵偃。当他踏入宫殿时,脸上立刻堆满了谄媚的笑容,一路小跑来到赵偃面前,躬身行礼。
“大王啊!您可一定要当心啊!”郭开头也不敢抬,用一种近乎献媚的语气说道。
赵偃微微皱起眉头,看着眼前这个跟着自己十数年的臣子,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郭开抬起头来,眼神闪烁不定,小心翼翼地开口道:“大王,那廉颇虽然曾经战功赫赫,为我赵国立下汗马功劳,但是现如今他居功自傲,目中无人,恐怕其心中早已没有大王您的位置了!”
赵偃闻言,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双眉紧紧拧在一起,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
郭开察言观色,深知自己的话已经引起了赵偃的不满,于是赶忙继续煽风点火道:“微臣最近听闻,廉颇在外竟然大放厥词,口出狂言说什么赵国若是离开了他便无法生存下去。这等狂妄之言,简直就是丝毫没有将大王您放在眼中啊!”
听到这里,赵偃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好个廉颇老儿,竟敢如此放肆!”
郭开见赵偃动怒,心中暗自窃喜,表面上却是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连忙跪地叩头道:“大王息怒,大王息怒啊!只是……还有一事,微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偃瞪了一眼郭开,不耐烦地吼道:“有话快说!”
郭开战战兢兢地站起身来,压低声音说道:“大王,那廉颇毕竟年事已高,精力与往昔相比已然大大不如从前。可是他手中却依然握着重兵,长此以往,对于咱们赵国来说,实乃一大隐患呐!万一哪天他心生异志……后果不堪设想啊!”
说完这番话,郭开偷偷观察着赵偃的表情变化,只见赵偃的脸色愈发难看,眼中闪烁着一丝狡诈和高兴。
赵偃微微点头,似有所感。郭开趁热打铁:“大王,廉颇虽已被罢职,但他在军中旧部众多,恐生事端,不如彻底夺其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