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铅山初捷

第七幕:建宁之失

【时间】:六月壬子

【地点】:建宁城外,朱亮祖军营

【指挥朱亮祖等攻克崇安后,继续进攻建宁。陈友定的部将阮德柔据城固守,朱亮祖准备攻城,胡深却认为此时进攻不利】

胡深(焦急地对朱亮祖说):“朱将军,我观此地地势和敌军部署,此时进攻对我们不利,不如先观察一段时间,再做打算。”

朱亮祖(不耐烦地说):“胡深,你不要过于谨慎。我军士气正旺,此时不进攻,更待何时?你若害怕,可自行退后。”

【胡深无奈,只得跟随朱亮祖进兵。胡深的军队攻破敌军二栅,但随后被阮德柔的伏兵所包围,胡深奋力抵抗,最终被擒】

胡深(被擒后,怒视阮德柔):“阮德柔,你今日擒我,他日我军定会攻破建宁,将你等一网打尽!”

【阮德柔将胡深送往陈友定处,胡深最终遇害。朱亮祖得知胡深被擒后,后悔不已】

朱亮祖(自责地说):“都怪我不听胡深之言,才导致如此下场。我定要攻破建宁,为胡深报仇!”

第八幕:农业之策

【时间】:六月乙卯

【地点】:朱元璋书房

【朱元璋坐在书房中,思考着国家的发展。他深知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于是决定推行一项农业政策】

朱元璋(对身边的官员说):“传我命令,凡农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绵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倍之;田多者以此为差。有司要亲临督劝,惰不如令者有罚:不种桑,使出绢一疋;不种麻及木绵,使出麻布、绵布各一疋。”

官员(拱手领命):“主公圣明,此政策推行,必能促进农业发展,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朱元璋接着解释道】

朱元璋:“桑麻可织衣物,木绵保暖,这些都是百姓生活所需。鼓励百姓种植,既能增加他们的收入,又能保障国家的物资供应。有司一定要认真执行,不可敷衍了事。”

官员(认真地说):“主公放心,下官定会将此事落实到位。”

第九幕:新臣教导

【时间】:同日

【地点】:朱元璋书房

【以儒士滕毅、杨训文为起居注,朱元璋分别对他们进行教导】

朱元璋(看着滕毅,严肃地说):“你身为起居注,责任重大。要如实记录朝廷之事,不可隐瞒,也不可歪曲事实。要尽职勿苟容,为后世留下真实的历史。”

滕毅(跪地,恭敬地说):“主公教诲,臣铭记于心。臣定当尽心尽力,做好起居注一职。”

【朱元璋又转向杨训文,语重心长地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元璋:“杨训文,你与滕毅一同担任起居注,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使命。朝廷的兴衰,你们的记录也有一份责任。”

杨训文(同样跪地,坚定地说):“主公放心,臣必不辜负主公的期望。”

第十幕:霸业展望

【时间】:数月后

【地点】:朱元璋帅府

【朱元璋召集众将和谋士,商讨未来的战略。常遇春、邓愈、何世明等将领纷纷来到帅府】

朱元璋(看着众人,神色坚定):“如今,我们在各地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常遇春拿下安陆、襄阳,为我们巩固了湖广地区;胡深虽在建宁遭遇不幸,但我们的军队仍在继续前进;何世明多次击败张士诚的军队,保卫了浙东地区。思南也已归降,我们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常遇春(大声说):“主公,末将愿继续出征,为统一天下而战!”

众将(齐声应道):“我等愿为主公效命!”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好,我们要继续努力。加强军事训练,提升战斗力;发展农业,保障物资供应;同时,密切关注各方势力的动向。我们的目标是推翻元朝,统一天下,建立一个太平盛世。大家务必齐心协力,不可懈怠。”

【众将和谋士纷纷表示赞同,气氛热烈。朱元璋看着众人,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在众人的努力下,统一天下的大业必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