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明之前

“回陛下,关于汉王殿下六百里加急送来的那封信,想必陛下已然阅过。”

朱瞻基微微颔首,表示确已读过此信,接着向我投来一个眼神,似乎在暗示我发表见解。

“依臣之见,这场战事理应速战速决。臣适才于家中精心推算,得出结论:最晚八月底务必发兵出征。倘若拖延时日,届时恐怕正值隆冬时节,一旦天降大雪,无疑会给我方作战带来灾难性影响。如此一来,原定作战计划恐将难以实施。”

“你说的没错。大军开拔,宜早不宜迟。想当年朕的皇爷爷就是因为天气原因导致北伐未能大胜,甚至自己病死于榆木川。”

“皇上英明,如今已经是六月初了。我们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去搞定这所有的一切绊脚石。皇上,于谦这条线是否可以开始启动?”

朱瞻基冥想片刻之后对,我点头道:“可以,明日早朝之时由你提出北伐之意,剩下的朕来做主。”

“吾皇威武!”

跟朱瞻基商量完毕之后,我则是马不停蹄的赶往郑亨的家。同时也差人去英国公府将张辅接过去。

郑亨见到我的第一句话便是:“北伐可有明目了?”

我点了点头。不一会儿的功夫,张辅也到了。三人在书房落座之后,我先开口。

“两位老大人,汉王殿下六百里加急差人给我传来消息,鞑靼内部已经分崩离析,瓦剌已经多次对鞑靼边境侵袭,应该马上就会爆发全面大战了。”

“好!”只听张辅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茶盏乱颤,他扯着嗓子大喊了一声,声音里满是兴奋和喜悦之情。一旁的郑亨更是笑得合不拢嘴,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儿,脸上的皱纹挤作一团,活像个弥勒佛似的。

我深吸一口气后说道:“小子刚刚才从皇宫出来。皇上已经决定要在明日早上的朝会上将此事公布于众了!可以确定皇上现在是把北征之事当成头等大事来看待,肯定会全力支持咱们的。只不过明天朝堂之上恐怕会有一场激烈的争论,局势必定十分凶险啊,所以还希望两位老前辈能够多多关照、帮扶一下小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郑亨闻言点了点头,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开平伯,你就放心吧。咱们这些武官们可早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了,大家心里都清楚着呢,绝对不会出什么岔子的。”他说话时语气坚定,让人不禁感到安心。

如今朱瞻基已经站在我这边了。武勋也是我最坚实的盟友。现在最难搞定的就是于谦。甚至我在猜测,朱宁静在我家听完我说的那番话之后,很有可能会马不停蹄的去找于谦,让他不要掺和到这件事里面。

可是眼看着最终战役即将打响,我深知自己肩负重任,必须确保所有部署万无一失,绝不能让我安排的任何一条线中断。于是,与郑亨、张辅匆匆道别后,我便嘱咐车夫径直驶向于谦的府邸。

一路上,我心神不宁,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各种念头:待会儿见到于谦时,究竟该如何开口呢?于公而言,于谦可谓是我的救命恩人;若没有他挺身而出,此刻的我恐怕早已身陷囹圄,备受折磨而死。不仅如此,正是由于他的多方奔走,我才得以与朝廷重臣乃至朱瞻基建立联系。然而,除开那枚至关重要的虎符所产生的影响外,他本人亦是个正直善良之人。想到此处,一股深深的愧疚感涌上心头,令我愈发不知该以何种姿态去面对他。

坐在颠簸的马车内,我只盼着时光能稍稍凝滞,让我有更多时间思考应对之策。可惜事与愿违,不多时,我们已抵达于谦府前。望着眼前熟悉的大门,我不禁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准备登门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