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最大量的,还是那群被法尔尼亚军释放出来的大批难民。
先前守军为了粮食和安全,并没有救他们入城。
现在自身安全没有问题了,可以在不损害自己的利益前提下救治一番了。
这伙人有数万人,自被法尔尼亚军放出来,到帝国军开始大规模救济,已经自然减员四分之一了。
饿死的、冻死的、病死的尸体到处都是。
剩下的活人之中,只有三分之一身上没病的。
全都安置在城中也不合理。
帝国军的兵马出动,为他们在城外改造了敌人的营地,战时设置为收容所。
教会的神职人员出动参与救治伤病,当然是在保障军队优先得到救治的前提下。
有王立骑士团带来的大量物资,倒是不会出现饥荒等情况,但也只是有口吃的而已。
威尔海姆表现的大公无私,一方面是为了宫廷的威信,另一方面则是他的弟子安洁莉娜做了西部行省议会的议长。
贵族寡头民主的议会显然比当初的皮尔斯伯爵对西部行省的政治掌控力更加强大。
但是因为安洁莉娜毕竟跟尤里安三世的仇怨没有解开,将来西部行省是否会成为半独立状态,很是令威尔海姆揪心。
实际上帝国许多贵族都已经开始对皇帝阳奉阴违了,但他不希望自己的弟子成为这股分裂势力的头面。
所以,他在尽力挽回宫廷在西部行省的形象和影响力。
救治难民,便是其中手段之一。
当然,这些难民也不能说是得救,只是暂时不会饿死。
想要活下去,首先要扛过眼前的伤病。
然后等领主老爷们收复失地招募他们为佃农,有地种就能活下去了。
当然,聪明的领主们已经先下场捞人了。
这伙难民,粗略估计,三万又大几千人,但是在领主老爷们看来其价值完全不一样。
真正有价值的青壮劳动力,并且身上没有大病的,也就一万人左右。
要青壮不要老幼,要身体健康的不要伤病缠身的,这是他们收编领民的基本要求。
对于这些穷的只剩裤衩的无产者们来说,能被领主看上是一件幸运的事,意味着他们能从这个火海跳到一个好一点的火海。
战乱后,流民都是这么处理的,他们流浪到哪里,当地贵族挑一波愿意收留的。
剩下的则会被驱逐到别的地方要饭去,一直没有安身立命的人最后不是落草为寇,就是必然死在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