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进城
并州城所在的这块地方,可以说是内地的屏障,北方的门户,并州城更像一把锁一样,死死锁着莽朝胡人大军南下,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无论南朝如何朝代更迭,王旗变换,但初上位的统治者都对这里尤为重视,但凡是巡边,第一站也往往大都是并州城。
莽朝是塞外的一个部落建立的国家,几十年间这个部落经过了一系列的战争,然后脱颖而出,整合统一了偌大的草原后定国号称帝,营造宫室,建立宗庙,立了社稷,从此之后就成为了南朝的心腹大患。
几乎年年在秋末冬初这个水竭草枯的时候,莽朝胡人都会入侵犯边劫掠南朝,几乎次次都能满载而归,并州城就是这样被活生生的逼出来的。从本来是很普通的一座边陲小城,经过历代无数次的扩充建造后成为了现在这样,说是北方最大的军事重镇也不为过,并州城像一根钉子,死死的钉在了北边莽朝帝国和南朝宋家天下之间。
随着底下商人私下的走私交流增多后,两边更是开了榷场,商贸逐渐变得很是繁荣,并州城中胡商云集,他们带来大量的毛织品,各种造型奇特精美的金银器皿,这些物品深得南朝内地富贵之人喜爱,有些更是成为了皇家特供,并州城里可以说是兼容杂糅至极,啥都能见识到。
临近并州城的赵正平一行人,正随着人流排队入城,张紫薇这妮子是第一次离开山阴,第一次看到这么高的城墙,茫茫多人排队进城。
妮子一只手拉着赵正平,一只手抱着白霜,瞪着眼睛看看这儿看看那儿,好奇不懂就用脆生生的声音问灰袍人几句,没去打扰正在盯着那座巨大城门上面“并州城”三个字看的眼神发呆的赵正平,
出门在外忌讳交浅言深,虽然行了一路,但赵正平都没问过这灰袍人的名字,兴许是要分开了又或者是忌惮兵丁门吏,灰袍人悄无声色中拉开了与二人的距离。
赵正平注意到了,没想着去计较之前山阴的琐事,现在对他而言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正平哥,这城墙好高,不像山阴的城墙有的地方都长了草,我小时候挖野菜抢不过其他人,就用绳子系着自己去挖城墙上的野菜,只有城墙上面的没人和我抢。”张紫薇似乎想起了什么,说话声音越来越低。
“还你小时候..........你现在才多大,如果以后真遇到要挖野菜的时候,那就我去。”赵正平呵呵一笑,揉了揉妮子的脑袋然后在她脸上摁出一个酒窝。
“至于不长草,是因为并州城修建时,筑城所用的夯土都是先要用大锅蒸的,就像蒸包子那样蒸几个时辰,这样土里的草籽树种都熟透了,就不会出苗了,之后才用来筑城墙,所以这城墙不但不会长草,连虫洞都没有一个,不过这样也是有瑕疵的,那就是怕水浸泡,水浸泡时间长的话就不行了,所以夯土之外又再加了一层石条,就是你现在看到的样子了。
说完后的赵正平拉紧了妮子的小手,要过城门洞子了,里面有些暗,这妮子有些怕黑。
走在赵正平前面的是一位身材瘦小挑着扁担的老妇人,白发婆娑,满脸皱纹,粗糙的一双手因为太过用力青筋血管凸起,双手死死握着系在扁担上面的麻绳,麻绳下挂着的筐里装着一些沤的不怎么烂的核桃,核桃中间插着一块小木板,上面写着“三文十斤”,老妇人生怕碰着旁人,时不时的腾出手扶正一下弯曲的扁担,亦步亦趋的往前挪动。
这两筐核桃,能卖多少钱?十文?二十文?看在眼里的赵正平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