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无碍,多亏太子殿下提前在各村都设立了医疗点。"官员擦了擦额头的汗,"只是这些毒虫似乎越来越多了,百姓们都很害怕。"
沈如云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村庄。太子已经在这里驻扎了十多天,为了解决毒虫之患,几乎是寝食难安。她让青竹去看望太子,带回来的信上说一切安好,但她知道,太子这是不想让她担心。
"春杏,让厨房准备些清凉解暑的糕点,我加了些驱虫的药材进去。"沈如云吩咐道,"送去给太子和军医们。还有,让太医继续监督太子的饮食起居。"
春杏应声去办。沈如云继续研究着桌上的香料样品,这是当地的特产,她想着如何将其融入自己的糕点中。正思索间,一阵喧闹声传来。
"太子妃,西村李家的妇人要生了!"一个婆子跑来报信,"已经疼了一整夜了。"
沈如云知道这户人家的情况。李家妇人已经生了两个女儿,这一胎若还是女儿,恐怕难以在夫家立足。她立即带上桂琴,朝西村赶去。
到了李家,屋内外已经挤满了人。婆婆守在门口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嘴里不住地嘟囔:"可千万别又是个丫头片子..."生产的痛苦和家人的低语让产妇李氏痛苦不堪,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
产房里弥漫着浓重的草药味,接生婆子正在煎煮安胎药。
屋外传来压低的议论声,大都在担心这一胎的性别。沈如云知道,在这样的地方,重男轻女的思想比京城有过之而无不及。
产妇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如纸,嘴唇也失去了血色,却仍在坚持着。每一次阵痛来临,她都死死咬住布条,不让自己叫出声来。看得出来,她也在害怕,害怕这个即将出生的孩子会让自己在夫家的处境更加艰难。
"娘,我、我一定会生个儿子的..."李氏强撑着说道,声音虚弱得几乎听不见。婆婆听了这话,脸色稍霁,但依然不住地摇头。李氏的丈夫站在院子里,手中的烟袋点了又熄,熄了又点。两个女儿被关在厢房,听着母亲的痛呼,吓得直掉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