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突然想起什么,"沈如雪的嫁妆单子,你看过了吗?"
沈如玉摇摇头:"最终的没看,上次的看过。"
王氏叹了口气,"虽说沈如雪是庶出,但到底是丞相府的小姐,该给的体面还是要给的。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你父亲给的确实不少,"王氏压低声音。
沈如玉听了这话,心中更是不是滋味。就连妹妹的婚事,都要被沈如雪比下去,这口气如何咽得下?
但她转念一想,沈如雪嫁的是自己母亲的娘家,以自己对外祖母的了解,八成这些东西都会被他们给拿走了,想想就释然了。
自从沈如云嫁入太子府,就很少回丞相府。每次都是托辞忙碌,连父亲的寿辰都不曾回来参加。
"她在宫里也是很得脸面。"王氏继续说道,"前些日子研制了什么接生的器具,救了不少产妇。连皇上都夸赞有加,还给她母亲追封了诰命。"
正说着,丞相从外面走了进来。
脸色阴沉的丞相一进门就重重地坐在主位上,连茶都顾不上喝。今日朝堂上,满朝文武都在议论沈如云的事迹,说她不愧是丞相府的女儿,竟能想出这样利国利民的法子。
"父亲今日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沈如玉试探着问道。她很少见父亲这般失态。
丞相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凝视着墙上挂着的画像。那是李氏生前最喜欢的一幅山水画,如今还挂在正堂,却早已蒙上了一层灰。
"今日朝会,"丞相冷笑一声,"三品以上的大臣,谁不知道太子妃做了多大的功德?就连太医院的老院判都说,这套接生器具,怕是要流传百世。"
王氏听出丈夫语气中的不悦,连忙让丫鬟上茶:"老爷消消气,这不是好事吗?说明咱们丞相府教女有方......"
"教女有方?"丞相猛地拍案而起,"她在宫里耀武扬威,可曾想过自己姓什么?那些大臣们都说,太子妃这般孝顺,连远在天上的母亲都得了封赏。可我这个活着的父亲呢?"
沈如玉在一旁听得心惊。她从未见过父亲这般失态。往日里,父亲在外人面前总是一副稳重持重的样子,今日却为了这事动了这么大的气。
"父亲,"沈如玉轻声劝道,"如云她可能是太忙了......"
"忙?"丞相冷哼一声,"忙着在宫里邀宠还差不多!你看看她这些日子,可曾踏进过丞相府一步?就连她妹妹的婚事,也只是打发人送了礼来。这就是她的孝道?"
王氏看着眼前的情形,心中暗自冷笑。沈如云再得意又如何?等到将来如玉当上皇后,还不是要低她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