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又是半个月过去。
江闲和江慕晴两人,远远望着青菱山的主峰。只见山林之间,鸟啼虫鸣之声不绝,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
回想半月前,江闲隐匿身形,用目光丈量了此峰的每一寸土地,终于在后山的一处凹地寻到了一处绝佳的布阵场所。
他先是在此地布置了数种隔绝阵法和幻阵,以此断绝那些妖兽的莫名闯入。
接着,就拿出六气锁灵阵的阵盘和阵旗出来,仔细研究如何在这方圆百丈的地方布置出一个无比稳固的阵法来。
别看以前江闲只需要数十息就能成功布置出阵法,且覆盖范围都还不小,但都是些简易版的临时阵法。
在修仙界,有这样一种常识。一个浸淫阵法超过百年的修士,只要给他足够的材料、灵石和时间,即使这位阵法大师只是一个筑基期修士,也能在特定的地方匹敌结丹期修士,甚至将其斩杀。
因此,那些能在一派之内担任要职的筑基修士,不是有惊人的背景,就是有过人的才能。
江闲今年二十九岁,修道也不过十七载,但他对于六气锁灵阵的理解,也不是一般筑基修士能够达到的。颓废的五年期间,他虽然不能运转大周天进行修炼,但一直都有潜心钻研阵法和符箓之道,特别是六气锁灵阵和五行分身符,几乎花掉了他大部分的时间。
因此,现在的江闲,光说在一些常见阵法上的造诣,已经不下于那些研究了阵法数十年的阵法师。
在此地研究思考了两日后,江闲终于开始动手,他先是用灵气丝线在这片土地上画出大概纹路,然后将数量超过二十个的阵盘,按照事先标记好的位置和特定顺序,采用自己领悟的独特布阵手法,依次布置起来。
如果细看这些阵盘,将会发现它们虽然表面上一致,但在一些重要纹络上,却有细微的区别。也正是这些区别,将所有阵盘组合成了一个融洽整体。
光是布置这些阵盘,江闲就足足花了接近十天。
紧接着,他又拿出上百杆阵旗出来,在各个灵气流动的关键节点依次插上。最后更是一口气拿出了超过100数量的中品灵石和大量下品灵石,作为整个大阵的灵气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