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米项目上,林浩分析道:“弯道跑时身体内倾角度很关键,这位世界冠军内倾角度始终保持在15度左右,维持了最佳向心力,你之前角度不太稳定,导致速度有波动。咱们接下来训练要加入弯道跑模拟,每天20组,强化肌肉记忆。目前你200米成绩是20.30秒,而世界冠军的成绩通常在19.19秒左右,在弯道和直道的速度转换上,咱们得加强训练。”
对于400米,林浩说:“全程速度分配是核心,前200米要保持80%的最高速度,中间100米维持速度同时调整呼吸,最后100米全力冲刺。咱们之后训练用分段计时法,精确到每50米的速度,针对性提升耐力和冲刺能力。你现在400米跑出45.50秒的成绩,世界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的成绩在43秒以内,在速度耐力和冲刺爆发力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跳高项目,林浩观察到:“世界冠军起跳时的垂直速度和水平速度比例绝佳,你在起跳瞬间水平速度过快,垂直速度不足,导致高度不够。接下来要进行起跳速度分解训练,借助弹力带辅助,找到最适合你的速度比例。你目前跳过了2.30米的高度,世界纪录保持者和世界冠军的成绩通常在2.45米左右,在腿部爆发力和核心力量方面得着重加强。”
跳远训练,林浩指出:“起跳前的助跑节奏要更紧凑,最后三步的步幅和速度变化很关键。世界冠军最后三步步幅依次增大,速度提升20%,咱们要按这个标准,进行助跑节奏特训。你现在跳出了8.30米的成绩,世界水平的成绩一般在8.95米左右,在空中姿态调整和落地技术上,还需要大量练习。”
饮食方面,林浩也做了细致调整,“早餐增加水煮蛋和燕麦,补充优质蛋白和碳水;午餐多吃牛肉、鸡胸肉搭配蔬菜,保证能量和维生素;晚餐以鱼肉和蔬菜沙拉为主,减轻肠胃负担又补充营养。”
训练的日子艰苦而漫长,每一次高强度的训练都是对林宇身体和意志的极大考验。一天,在进行了一组高强度的400米间歇跑后,林宇刚冲过终点线,就双腿一软,跪在了地上。他的呼吸急促而沉重,胸口剧烈地起伏着,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哇”的一声,忍不住呕吐起来。
林浩赶紧跑过去,一边轻轻拍着林宇的后背,一边焦急地说:“哥,你怎么样?要不今天就先到这儿吧。”
林宇擦了擦嘴,艰难地站起身,眼神坚定地说:“不行,我还能坚持。这才哪儿到哪儿,奥运会在等着我,这点苦算不了什么。”
林浩看着哥哥疲惫却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敬佩,他用力地点点头说:“哥,你说得对,我陪你一起。咱们一定能行!”
在之后的训练中,每当林宇感到疲惫想要放弃时,林浩都会在一旁鼓励他:“哥,再坚持一下,你离目标又近了一步!”而林宇也会在林浩为训练计划绞尽脑汁时,拍拍他的肩膀说:“浩子,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咱们一起加油!”
就这样,兄弟俩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在通往奥运会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