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经历,宛如一道强光,穿透了静儿心中对职业的些许迷茫,让她更坚定了自己在临床心理学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随着时间推移,静儿越发意识到,科室里还有一类特殊且棘手的患者群体——产后抑郁的妈妈们。
这些新生命的降临,本应带来无尽喜悦,然而产后身体激素的急剧变化、育儿的艰辛、家人关注度的转移,让许多产妇陷入了深深的抑郁漩涡。
有一位年轻的妈妈,产后不久便整日以泪洗面。她看着襁褓中的婴儿,心中没有丝毫初为人母的喜悦,反而满是焦虑与自责。
她害怕自己照顾不好孩子,又对身材走样、容颜憔悴感到极度自卑,甚至抗拒家人的亲近,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孤独的世界里。
静儿初次接触她时,就敏锐地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她先从产妇的家人入手,耐心地与他们沟通。
“产后抑郁并不是产妇的‘矫情’,而是一种需要重视与关爱的心理疾病。”静儿耐心地向产妇的家人解释,“你们的理解和支持对她非常重要。”
然后,静儿每天都会专门抽出时间,坐在产妇床边,轻声细语地和她聊天,分享育儿经验,帮助她建立照顾宝宝的信心。同时,结合一些放松身心的心理疗法,如深呼吸训练、正念冥想,缓解她紧绷的神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静儿轻声安慰产妇。
在静儿的持续努力下,这位年轻妈妈的情况逐渐好转。她开始主动抱起孩子喂奶,眼中也有了温柔的笑意,会和家人分享宝宝的点滴成长,慢慢走出了产后抑郁的阴霾。
“静儿,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产妇的丈夫握着静儿的手,满是感激。
随着科室里这类病例的增多,静儿深感责任重大。她主动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学习最新的产后抑郁治疗方法,还积极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与同行们交流经验。
在医院内部,她牵头组织了产后心理健康科普讲座,向产妇及其家属普及产后抑郁的知识,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
然而,平静的工作表象下,暗流涌动。在日常接待工作中,静儿渐渐发现了一些异样。有些医生频繁地给患者开一些看起来并不必要的检查单,患者们虽满心疑惑,却也只能乖乖缴费。
静儿心中起了疑,暗中留意,竟发现这背后隐藏着一条惊人的利益链条。医疗器械公司供货时,每开出一张抽血检查单,就会给医生提成,作为灰色收入。
曾经有那么一天,阳光透过医院走廊的窗户洒下斑驳光影。就在这时,静儿如往常一样忙碌地穿梭于各个病房之间。当她路过科室主任办公室时,不经意间瞥见了一幕令人诧异的场景。
只见科室主任正坐在办公桌前,神情严肃地接过一个神秘女人递过来的厚厚信封。那个女人脚步匆忙,似乎急于离开现场。她身着一袭黑色长裙,身姿婀娜,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脸上那副大大的墨镜,将她的面容遮得严严实实。
尽管如此,静儿仍觉得这个女人的身影有些眼熟。她不禁停下脚步,凝视着那个渐行渐远的背影。就在女人转身的瞬间,静儿心头猛地一震——那不正是她的堂姐雅丽吗?记忆中的雅丽总是光彩照人、自信满满,如今却显得如此行色匆匆且神秘莫测。
说起这位堂姐雅丽,她可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当年,静儿的叔叔鸿平创立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原本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然而,不知为何,雅丽竟不择手段地迫使叔叔以及他的几位好友纷纷撤资退出。此后,这家公司便完全落入了雅丽的掌控之中,并逐渐发展成为她个人的主营项目。如今,这家公司主要从事检查设备的供应以及检验耗材的生产与销售。
静儿内心震惊不已,一方面是对这种违背医德行为的不齿,另一方面又陷入了深深的纠结。
直接揭发,自己势单力薄,还可能得罪众多同事,甚至影响科室乃至医院的声誉;但若装作没看见,那些无辜患者的权益将持续受到侵害,医疗的公正与纯洁也将被玷污。
思来想去,静儿决定先不动声色地收集证据。她利用工作之便,悄悄记录下那些异常的检查单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检查项目、开单医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