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秋盈妈妈笑着说,“咱们家孩子懂事,能帮家里挣钱,还能给村里人带来喜气,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秋盈妈妈笑着说:“我和秋盈去做饭,你们接着写春联,明天咱们去另外一个集市看看。”郭老爷子在一旁点头赞同:“好,好,这样安排挺好的。”
一家人简单了吃了晚饭,释杰又主动写起春联,鸿儒看着释杰写的春联,笔力刚劲有力,颇有几分岳父的风范,便对岳父郭奎老爷子说:“爸,我看释杰的字,您在家没少教他啊,这字写得真不错。”
郭奎老爷子听了,脸上满是得意,笑着说:“那是,他也喜欢,每天都练习呢。这孩子有股子钻劲,我教他的时候也开心,释超也学着练习。俩人较着劲,看谁写得好,这不,都进步了不少。”
鸿儒带着几分敬畏,由衷地说道:“还是爸爸有办法,能把孩子们教得这么好。”
鸿儒对郭奎老爷子说:“爸,你看这样行不,孩子们负责写对联,咱们俩来写中堂。过年的时候,肯定有不少人需要送礼,求字的也多,还有人想在堂屋里挂上几幅字画,显得喜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奎老爷子听了,点头赞同:“好主意。咱们可以写些吉祥如意的内容,比如‘家和万事兴’、‘福寿安康’等,用我拿手的行书或楷书来写,肯定受欢迎。”
鸿儒接着说:“对,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也能让咱们的书法作品卖得更好。孩子们写对联,咱们写中堂,分工明确,效率也高。”
鸿儒和郭奎老爷子商量好之后,便拿出了特意去牌坊街购买的高端宣纸,纸张质地细腻、纹理清晰,给人一种温润如玉的感觉,非常适合书写中堂这样的书法作品。
同时,还拿出了珍藏的徽墨,墨色乌黑发亮,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是书法创作的上佳之选。
雯雯看到姥爷要写中堂,很有眼力见地走过来帮忙研墨。
她小心翼翼地将徽墨放在砚台上,慢慢地研磨起来。墨块在她的手中缓缓移动,与砚台摩擦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墨汁逐渐变得浓稠,色泽愈发深邃。雯雯一边研磨,一边还不时地观察墨汁的状态,生怕研磨得不够均匀或浓稠度不够,影响姥爷的书写。
郭奎老爷子看着雯雯认真研墨的样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雯雯虽然年纪小,但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平时也经常练习,对研墨这样的基本功也掌握得很好。
有了雯雯的帮忙,老爷子可以更专注于创作,心无旁骛地挥毫泼墨,书写出一幅幅寓意吉祥、书法精湛的中堂作品。
每完成一幅作品,他都会郑重地拿出自己的印章,轻轻地蘸上印泥,然后精准地盖在作品的落款处。
这枚印章是老爷子多年的珍藏,印文是他自己的名号,雕刻得古朴典雅。印章的材质温润细腻,拿在手上有一种沉甸甸的质感。
盖上印章后的作品,不仅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艺术气息,也彰显了老爷子的书法造诣和作品的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