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盈妈妈从北京匆匆抵达的那天,秋盈家正在封房梁。封房梁是盖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意味着房屋主体结构即将完工,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这不仅是建筑上的大事,更是喜庆的日子。
按照当地的习俗,封房梁这天要请吃饭,以示庆祝和感谢帮忙的亲朋好友。挂梁还要挂上鞭炮,也会很多人来看热闹,尽管盖房期间一般不负责提供伙食,但封房梁这天是个例外。要摆大席,有人来送些东西的会留下吃饭,因此,家里忙得不可开交,既要准备封房梁所需的材料,又要张罗饭菜,招呼客人。
秋盈和鸿儒忙于应对各种事务,无暇与秋盈妈妈细聊。
秋盈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深知这笔钱对于秋盈家盖房的重要性,也明白鸿儒妈妈的良苦用心。
于是,她默默地帮忙准备饭菜,洗菜、切肉、摆盘,尽量为秋盈家减轻负担。等到封房梁仪式结束,客人散去,她才找到机会与秋盈说了鸿儒妈妈的想法。让她和鸿儒好好商量下。
房子建好,家具搬进新房后,秋盈妈妈又特意回来一趟。想再好好谈谈去北京的事情。
秋盈妈妈坐在秋盈身旁,语重心长地说:“你婆婆和我都商量过了,觉得鸿儒在北京上班是个不错的选择。北京的机会多,发展空间大,对你和静儿的未来都有好处。而且,现在房子也盖好了,你在老家鸿儒也能安心,不用太担心家里。”
秋盈听后,陷入了沉思。她理解妈妈和婆婆的用意,知道她们是为这个家好。但她心中有些不舍,不想一家人分散在几个地方。在她看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哪怕是吃糠咽菜,那种团聚的温暖和亲情的陪伴,比物质上的满足更为重要。
秋盈犹豫地对妈妈说:“妈,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也觉得鸿儒去北京有他的道理。
但我还是有些担心,怕分开了以后,我们之间的感情会变淡。而且,家里要是有什么事,鸿儒也不在身边,我一个人应付不来。”
秋盈妈妈理解女儿的顾虑,她轻抚秋盈的肩膀,耐心开导道:“傻孩子,感情这东西,不是靠距离来衡量的。
鸿儒去北京也不是一去不复返,节假日还能回来团聚。你们要相信,只要心里有彼此,距离就不是问题,再说我和你爸爸我们也在这边,如果户口解决以后去北京上学,那是对孩子也是好事”
鸿儒在一旁有自己的盘算,想着家里老人都为自己费心,有些于心不忍就说,等分了地,农闲了我去北京看下,要是去的话,以后一家人都去,去北京这一大家子人,光住房就是个大问题。
秋盈虽然也有自己想法,想着看一步走一步吧,将来这家真的不知道在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