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柴房

不过杨家在村里有话语权,听说在城里也有些关系,谁也不敢当面跟他们叫板,更没人为杨四狗出头,打抱不平。

杨四狗听说后,并没有生气,而是将包袱里的爹娘牌位拿出来擦了大半宿。

除杨家出了人命给过年的喜庆气氛打了些折扣外,总体来说,青川村村民还是过了一个祥和、安定的春节。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正月十六,一大早,常巧之和杨四狗吃过了陈氏亲手煮的元宵后,便牵着阿呆,背着简单的行囊离开了家。

常巧之先去镇上采购了一些山货,比如草药和干蘑菇等,这些东西在山里不值钱,但在广城还挺好卖的。

临出发前,常巧之还带着杨四狗给顾大夫拜了个晚年。

顾大夫都被她给逗笑了,“别人拜一次年便罢了,你倒是早、中、晚,一点儿都没落下啊。”

“哈哈,”常巧之笑道:“不是礼多人不怪,油多不坏菜嘛,这次一来是告别,二来买几剂丸药备着。”

顾大夫按照时令,亲自给她配了几剂药,又看到了一旁的杨四狗,“怎么样?身体大好了吗?”

杨四狗跪下“咚咚”地磕了几个响头,倒把伙计吓一跳,捂着胸口后怕道:“你这人咋这么实诚啊,轻点磕啊,磕坏了脑袋,还得劳烦我们救你。”

“小的谢过大夫的救命之恩!”

顾大夫避让一旁,伸手示意他站起来,“你能得救,一要感谢常姑娘及时相助,二来是要谢,就谢你自己没有放弃,我倒没做什么,当不得如此大礼。”

杨四狗恭敬道:“各位都是小的再生父母,没有你们哪里有小的命在。”

伙计想起了自己上回的献身之举,觉得能把他救活,自己的功劳也不小,心下不禁得意起来:果真当大夫就是好啊,虽然赚得不多,穷得稳定,但很有成就感啊。

别的不提,救完人后,人家是真地哐哐嗑头啊,这滋味老爽了。

常巧之提着药离开回春堂后,又牵着阿呆来到裘大叔的皮货铺子,发现果真还没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