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杨大夫的开学之日马上要来了。
经过杨大夫和孩子爹的激烈讨论,教学地点放在安家的院子里。
为啥这也要激烈讨论呢?
孩子爹安书余的意见是,私塾不都是在先生家开的吗?
这不是自古以来的惯例吗?
至于刮风下雨天气不好,那也要克服啊!只要不是极度恶劣天气,该上学的就得上学。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
再说了,杨大夫本来年纪就大了,现在都往六十岁奔了。
万一雨天路滑一个跟头,那可就要了命了。
轻则鼻青脸肿,重则半身不遂,还可能一命呜呼。
那他们安家的罪过不就大了吗?
杨大夫的意见则是,安家的孩子多,天天去杨家上课,到时候会引起村里人的注意。
万一村里人眼红,回头都要把孩子送到杨家要学医术。
都是村里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倒是可以拒绝,就是没必要,伤了和气以后都不好相处了。
本来村子里这几年好不容易在村长的带领下,有了些团结向上的迹象。
别到时候因为自己这件事,闹的满村人肚子里不愉快。
安家本来就在村子最偏僻的角落。
如果在安家授课的话,村里人知道的人就少,就可以少掉很多麻烦。
至于雨雪天,给孩子们放放假也无所谓,学医术又不是考功名,不需要时时刻刻要夫子指点。
学医术要想学到精髓,还得看实践。
最终安书余还是被杨大夫说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