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一代天子

李隆基望着那些将士,心中五味杂陈,悲愤与无奈交织在一起,仿佛要将他撕裂。他深知,此刻的自己已如同笼中之鸟,无力回天。那些将士的眼神中,既有对皇权的敬畏,也有对杨贵妃之死的冷漠与决绝,这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与无助。

“你们……你们这是要逼朕吗?”李隆基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将士的脸庞,试图寻找一丝同情与理解。然而,回应他的只有沉默与冰冷的兵器。

陈玄礼走上前来,单膝跪地,声音中带着一丝决绝与无奈。“陛下,末将等并非要逼陛下,只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为了陛下的安危,不得不如此。杨贵妃之死,乃是天意,亦是陛下之无奈。末将等愿誓死保护陛下,逃往四川,以待时机。”

李隆基闻言,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与悲壮。他紧皱着眉头,目光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好!朕答应你,朕会坚强地活下去,为了大唐,为了朕的子民。”

言罢,他转身看向那座佛堂,目光中充满了愧疚与不舍。杨贵妃的身影已消失在视线之中,只留下一片空白与寂静。他深知,自己已失去了最爱的人,也失去了对朝廷的掌控。但此刻的他,已无暇顾及这些,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份痛苦与绝望,继续前行。

在将士们的簇拥下,李隆基踏上了逃往四川的征程。他们一路向西,沿途所见皆是逃难的人群和燃烧的村庄。李隆基心中充满了悲愤与无奈,他深知这一切都是因自己的昏聩与放纵而起。然而,此刻的他已无力改变这一切,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份痛苦与责任。

经过数日的奔波,他们终于来到了四川。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李隆基最后的避难所。他下令在此休整,准备继续抵抗安禄山的叛军。然而,此时的唐朝已如大厦将倾,李隆基虽有心振作,却已无力回天。

在四川的日子里,李隆基时常回忆起与杨贵妃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回忆如同锋利的刀刃,切割着他的心灵,让他痛苦不堪。然而,他深知自己不能沉湎于过去,必须振作起来,为了大唐的未来而努力。

他开始整顿朝纲,选拔贤才,努力恢复唐朝的元气。然而,这一切的努力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安禄山的叛军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他们一路势如破竹,沿途官军望风而逃,根本无力抵挡。李隆基深知,自己已无力挽回大局,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份失败与绝望。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原来,安禄山的叛军内部出现了分裂。他的部将史思明不满安禄山的残暴统治,起兵反叛。这消息如同沙漠中的甘霖,让李隆基看到了一线希望。

他立即下令整顿军队,准备趁此机会反击。然而,此时的唐朝军队已元气大伤,根本无力与叛军抗衡。李隆基深知这一点,但他仍不愿放弃这最后的希望。他亲自率领军队出征,试图以自己的英勇无畏来激励士气。

然而,战场上的形势却让他心寒。唐朝军队在叛军的猛攻下节节败退,根本无法抵挡。李隆基亲眼目睹着自己的军队被叛军屠杀,心中充满了悲愤与绝望。他紧握着长剑,手指因用力而泛白,目光中闪烁着愤怒与无奈。

就在这时,一名将士匆匆跑来,跪在李隆基面前。“陛下,大事不好了!史思明叛军已攻破我军防线,正向陛下杀来!”

李隆基闻言,如遭雷击。他瞪大了眼睛,看着那名将士,仿佛要将他看穿一般。“你……你此言可当真?”

将士连连点头,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千真万确,陛下。史思明叛军已势如破竹,我军根本无法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