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平定巾跟一个名人有关,这人就是元末名初的文学家杨维桢。
杨维桢是元朝末年的进士,曾在元朝任官职。
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听闻他的名气,就请他入仕,但是杨维桢以“不仕两朝”为由婉拒。
一次,明太祖召见杨维桢,杨维桢正是戴着这顶黑漆方巾。
明太祖就问:这巾叫什么名字?
杨维桢就答:此四方平定巾也。
太祖一听,龙心大悦!
明太祖即下令士人以后均戴四方平定巾,后来亦允许无功名的庶民将四方平定巾用作礼服的配套。
这里所讲的“士人”,是“士”不是“仕”,士人统指考取了功名但尚未正式做官的读书人。
现今眼前的老先生身穿襕衫,他的襕衫是用玉色布绢缝制,宽袖皂缘,皂绦软巾垂带;老先生站立时,我看到襕衫自领至裳,去地一寸,袖长过手,复回不及肘三寸。
老先生的此身装束,已经向我们表示了他的士人身份。
话说,明代服饰,除了男女有别外,必须严格依照社会等级,区分为官民、良贱;又依各种不同场合,有礼服和便服之分;更有显示特别身份的军服和僧道服。
明朝初年,规定平民即使是礼服,亦不能使用金绣、锦绣、纻丝、绫罗,只允许用绸、绢、素纱;就连鞋靴,也是有样式规定的,不能自行变化,而且绝对不可能用金线装饰。
言归正传。 金庸小说全集
双方作礼后,驿吏向我们介绍说,老先生姓王,然后三叔向王老先生自我介绍,又简单介绍了我们几个人。 九转涅槃诀
这时,驿吏以公务在身,就先行离开。
王老先生把我们请到茶桌前,大家坐下后,王老先生手持已装有茶水的公道杯,将我们面前的小茶杯倒至半满,示意我们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