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南走,就可以看到梦笔生花、黑虎松。
从黑虎松往西走一小段路,再折向东,经白鹅岭继续往南走,就可以看到喜鹊登梅,即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到的仙人指路石;再往南走,可以看到仙人翻桌和入胜亭。
过了入胜亭,就到了现代的云谷景区。
云谷景区之所以称云谷景区,是因为这里曾经有一间云谷寺。
云谷寺在黄山钵盂峰下,罗汉峰和香炉峰之间,这里溪谷蜿蜒,云雾缭绕,故名云谷。
云谷寺一开始,并非用这个名字,最先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在此建掷钵禅院,到明朝崇祯时,才改名云谷寺。
云谷寺后来毁于战火兵灾,到了现代,人们在这里建起了徽派建筑的云谷山庄。
到了云谷景区,我们已经从黄山的北门,到了黄山的后山。
在前边我们曾经讲到,我们今天行的这条路线,也曾是古时候黄山北边的太平县与黄山南边的黟县百姓通行的一条路线。
目前我们还是明朝洪武年间,云谷寺当然不存在的,只有一条漫长的沿着溪流往下行的山间古栈道。
这条古栈道在现代,一般少有人走,主要山路很长。
现代的人们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在这条古栈道的上方建了一条云谷索道,人们上下山都用索道了。
现代的人们使用索道,虽然便捷,但是也少了许多大自然的乐趣,不能近距离看到云谷景区真正的秀丽如画的风景。
一定要说的是,当我们行在现代有云谷山庄的地方,看到这里有华东黄杉古树林,每一棵树都高达20米,真正的参天古木,干圆枝粗,挺拨秀丽,树冠像一把茂密的伞子一样,遮天蔽日。
小主,
我们是走下山路,比起上山路来说,下山路轻松很多。
我们沿途看见群峰环绕中,枫松相间、五色缤纷,先是苍松巧石,再是黄杉参天,又见山坡上处处茶园,远处如海浪盘汹涌的翠竹;当走到南门入口时,只见夹溪两岸的路旁,尽是石刻如林。
我们下得山来,已经是午后,凌轩一路背着我,萧遥剑见小路漫长,半途就抢了我来背。凌轩也乐得清闲。
黄山的南大门就是汤口镇。
三叔带我们一行人找了个客栈休息,四叔则前去找那个带我们上黄山的采药人,给他支付工钱。
凌家子弟到了客栈,放下行李,而三叔四叔早就叮嘱过带着金锭的凌家子弟,中途是不能放下装有金锭的那个布包的。
凌家子弟在客栈里休息,这时凌轩把一封信交给我,说是老道长给我的。
我打开来一看,看见老道长秀丽整齐的楷书,上边写道:
瑶瑶,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