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萧遥剑抱着我,带着一群凌家子弟,在黄山北坡,钻进一个美丽神秘的溶洞探险。
我在现代,知道黄山有一个,且据说是唯一一个,叫黄山樵山神仙洞的喀斯特地貌溶洞,听讲也是十分漂亮的,但是我还没有去过。
想不到在明代,萧遥剑带我看了黄山上另一个喀斯特地貌的溶洞。
现代的溶洞会安装了许多五颜六色的灯光设备,但是我们在明代,没有那么多的附设照明,总共才只有三支火把,但是也能看到,这些经数十万年由水滴钙化而成的天工造物,在我们的眼前熠熠生辉。
萧遥剑带着我们,绕着溶洞行了一圈,如数家珍,向我们介绍着这里的每一个形态各异的钟乳石。
他兴奋地说,那里伏着一只大老虎、这里趴着一只猴子、那边是一只飞翔的老鹰、这边是一匹奔腾的骏马……
萧遥剑的想象力真的非常好!
经他介绍完毕,我们仿佛置身在一个野生动物园中了。
要不是早知道这些“动物”是不会动的,我们看到如此生动的形态,都会不期然地吓一跳。
这里应该是他经常来的地方,否则不会这么熟悉。
我们一行人跟着萧遥剑的所指,看着各种奇形怪状的钟乳石,没有注意到,在一条巨形的石笋后,有一个洞口。
萧遥剑带我们绕过石笋,是一个天然的洞门。
穿过这个天然的洞门,发现这里面竟然别有洞天!
这个洞室比刚才的那个洞室更大更开阔!
火把光线有限,目之所及,这里少说也有五百多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