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商以致富

越王勾践的这句话意思是说:“你教给我攻伐吴国的七条计策,我只采用三条就打败了吴国,那四条还在你那里,你替我去到先王面前尝试一下那四条吧!”

文仲听了此话后,知道自己此番跑不了,就用此剑自杀身亡;到此,文仲只要一死,方可以得保其全家。

君王之心何来恻隐?

唯伴君真如伴虎矣!

范蠡泛舟经水路出齐国,埋名隐姓,自称鸱夷子皮。

范蠡既逃出,寻一湖畔,父子一道,耕田种谷,经商行市,几年间就积累数十万家财。

齐国人早听闻范蠡贤德,到处寻访,求其为相。

寻到范蠡,强留相印。

范蠡叹气说:“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

范蠡的意思是说,在家经商就富,仕途则位高卿相,这是平民百姓的荣极之颠。我的名声太响,不是吉祥之兆。

范蠡这句话说出了人有盛衰、泰终必否的道理。

这不正是《易经》所讲的“飞龙在天”之后,必须要小心的“亢龙有悔”吗?

范蠡立即将齐国强留下来的相印归还,将自己几年间积累的财产,分给跟随他的徒弟与下属,然后带上财宝,仅与自己家人一起,悄然离开齐国,这次是真的隐于山林了。

范蠡更名换姓后,继续经商,不需多久,他又积累万金之数,但范蠡并不贪恋这些身外之 物,屡次将这些积累起来的财产,尽数散归于民。

范蠡一直活到88岁高寿。

小主,

后来世间流出《陶朱公生意经》,说是一个自称陶朱公的人所作。

人们经过查访核实,确定此陶朱公就是范蠡。

唐朝的时候,人们就将范蠡尊作武成王,为其修建武成王庙;唐德宗听闻范蠡的事迹,还专门下诏追封其为古今六十四名将(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

宋朝的时候,人们也建武庙来供奉范蠡。

时空书库

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范蠡一生,最为人乐道的不是他帮助越王勾践复国,而是他一生艰苦创业、善于经营理财、数次厚积万金,却又能广散钱财、救济贫民。

范蠡淡泊名利的商人形象,以及他留存于世的经商思想理论,令范蠡去世后,一直被后世人尊之为财神、商圣、商祖,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画像。

直到现代,范蠡仍被世人称作“文财神”,而“武财神”是关圣帝君,即三国时期的关羽,关云长。

言归正传,贾仁伯伯留下此书给凌家族人,就是想让凌家族人依商圣范蠡的经商之道。

老道长指点着三叔打开此书某页,叮嘱我们,一定要教导族人学会“陶朱公理财十二则”。

“陶朱公理财十二则”如下:

能识人:知人善恶,赈目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