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皇帝则认为“地">

第76章 民胞物与

但听我说一个故事,可能你就放下心来了。

这时,老道长拿起茶杯,示意我们各人喝茶,我们立即也拿起茶杯,喝了口茶,凌轩立即为杯子续上水。

老道长继续说道:

大明建国之初,皇帝(这个皇帝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曾与文人刘三吾讨论南北教化、治民之道。

刘三吾的观点是“南北风俗不同,有可以德化,有可以威制”。 海棠文学

皇帝则认为“地有南北,民无两心。帝王一视同仁,岂有彼此?汝谓南方风气柔弱,可以德化,北方风气刚劲,可以威制。然君子、小人何地无之?君子怀德,小人畏威,施之各当,乌可拘以成见?”

皇帝不但有大一统的心态,还兼具了儒家“民胞物与”的胸怀,从中可以看出一个王者的眼界,不是一个文人所及。

“民胞物与”的意思是人民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朋友;指应该以爱心待一切人和物。

凌家入滇,应以“地有南北,民无两心”以及“民胞物与”的心态与当地人和睦相处。

就是说,即使风土文化和地理环境不同,造成人的观点角度不同,但是要本着“人民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朋友”的心态,真诚地入乡随俗,尊重当地人的生活和风俗习惯,随行就市,就可能得心应手。

这时,老道长站起来,走向靠墙的一个小几,从几上拿了一本书回来,把这本书交给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