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北城军营
接到上面指令的北营将军董正阳有些犯难,随即将麾下几位副将全都召集到了一起。
“陛下的意思是让咱们营里安排五千士兵随长公主南下治理涝灾,你们觉得安排哪个营里的人去合适?”
一位副将道:“听闻南方涝灾情况十分严重,不少灾民已经举家北上逃难了,若这时候出兵前去,咱们能做什么?镇压流民还是治理洪涝?镇压流民本应该是江陵府的差事,治理洪涝是工部和户部该操心的事情,咱们只是上战场杀敌的士兵,去了能做什么?”
“长公主这是打的什么主意?她手里有八千宿卫营可动了?”
董正阳摇了摇头:“目前没听到上面传出消息。”
有人冷哼一声:“长公主的宿卫营不动,却让咱们北城军营的人去做这份苦差事,定然不是什么好事儿。”
“最主要咱们对治理涝灾也没经验,去了就是做些体力活?”这种差事谁愿意干?
董正阳听了手下人的分析,也觉得这不是什么好差事。
宿卫营是京卫兵,是要保护皇城不能远行倒是可以理解,可南城军营里很多都是南方上来的士兵,按道理安排他们去不是更熟悉地形和当地的环境?为何要选一批北方上来的士兵?
他有些摸不清上面的意思,可这件事既然已经分派下来就要给上面一个交代。
这时,坐在身侧的幕僚出声道:“将军,咱们军营马上有一批退下来的士兵,原本这批人是要各自回乡的,若能领了这个差事必然会对将军感恩戴德。”
“对啊,差点把他们给忘记了。”这批人正愁着退了之后没活计,这次跟着长公主去江陵治水说不定是个机会。
军营每隔四年就要换一批年纪大的老兵退下来,因为大明这些年战事不多,没有上战场的机会朝廷也不会养太多士兵,所以一些年纪超过三十五岁的老兵领取一笔赏金就各自回乡了。
既然上面让北城出一批兵,这些人刚好混在里面一起南下。
——
南街柳枝胡同
鸿婵做好了早饭走去鸿一道门口喊了一声。
“阿道,起来吃饭了。”
屋内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声:“阿姐,我那件衣袍缝补好了吗?”
今日他和那位小公子约好了见面,和那样身份的人打交道,穿着上还是要注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