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淼淼下落

“当年云乐在漠北失踪才不过十四岁,而朕最后一次见她是在她出征那年,届时她刚满十三岁,如今她已是双十年华,想必此时的模样与当年的小姑娘已经大相径庭了,即便已知她可能就在京城怕是想要与她相认也没那么容易。”

温溯白抬眸朝云澹看去。

“陛下,长公主身上可有什么便于相认的胎记?”

云澹浓密的长睫微动:“朕记得她的右手腕处有一块红色胎记,那胎记的形状很特别,类似一朵梧桐花的形状。溯白,此事就交给你去办,即便将京城翻个底朝天也要尽快找到云乐的下落。”

“微臣领命。”

云澹深谙的眸子紧紧盯着那盏莲花灯,心口一阵滚烫,等了这么久,他的淼淼终于有音信了,也不知这些年她吃了多少苦,既然知道她尚在人世,想尽一切办法都要尽快将人找到不可。

——

江亦安刚入殿前司任职最近公务上十分繁忙,这些时日几乎整日早出晚归,可无论多忙他都会尽量赶回来陪沅芷用晚膳。

府中没有了叶攸宁的存在,夫妻二人的关系渐渐有所缓和,叶攸宁这个名字仿佛成了他们之间的禁忌,谁都不会主动提起, 可沅芷察觉到江亦安最近养成了发呆的习惯。

她多次看到江亦安独自坐在书房里,手里捧着一本书却半晌没有翻动的迹象,眉头也时常紧锁着,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沅芷看在眼里却从不会主动询问,有些真相一旦揭开可能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说她是鸵鸟也好懦弱也罢,她与江亦安六年多的感情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彻底切断的。

再次听到叶攸宁的名字,是几日前宁国公府的春日宴上,听闻叶攸宁以一首《清平调》艳压全场,尤其那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溶。”堪称封神之句,因为这首诗的问世,叶攸宁在汴京城声名鹊起成为名副其实的才女,尤其是在文人圈子里颇受追捧。

除了在诗词方面有颇深造诣之外,叶攸宁对吃喝也颇有研究,她联合兵部侍郎之子一起开了一家名唤“铜香锅”的酒楼,里面推出的一种“铜锅涮肉”很受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