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放在从前,还稍有可信度,放在此时,春琼只觉得讽刺,远的不说,她想办法给他们补救倒春寒损坏的玉米,让他们去年玉米产量几乎不受灾情影响,减少了全村人饿肚子的风险。就这最近一个月,她教授的大棚蔬菜,让他们赚的十来两银子,不算太多,但比起买猪仔的四百文,也不算少了。就这样,没有感谢不说,他们还想着再从她手里薅羊毛。
当然,春琼也不需要感谢,她做这些,初衷是为了杨县令的政绩。
“咱们这半年,跟村民过于亲近了,让他们太不把我们当外人了。升米恩斗米仇,刘伯,从今往后,杨府众人在各村行事,注意分寸。”难听的话春琼不想说,但这种明晃晃想把他们家当冤大头的行为,让春琼很不舒服。
这是要跟村民保持距离的意思了。
并非春琼小心眼,而是做事要有原则,她相信人性本善,但在利益面前,她从来不去考验人心。她辛苦为杨家准备的老底都在郧乡县,对于村民的不合理要求,若是过于退让,有些人就会得寸进尺,将来一旦杨县令离开郧乡县,这份家业仅靠下人不一定还能守得住。
刘伯再次叹气,他本来想瞒着不说的,哪知道村民竟然拾掇里正直接找大姑娘。大姑娘多明白的人,能不明白他们的心思?直接连话都没让里正说出口。想要赚养猪的红利,却不愿意承担风险。
打量着大姑娘好说话,万一中途猪仔死了出意外了,就不必付买猪仔的银子。那他们可打算错了,大姑娘从来就不是好说话的性子。
她愿意帮衬村民改变现状,但可不是为了帮助别人而没有原则的人。她待人真诚,若别人回以真诚,她会加倍回报,若跟她耍心眼,也就只有一次的机会。张盼儿就是最好的例子。
春琼姐妹俩在庄子待了两日,正月十四又回了县里。元宵节,也是一年一度的团圆节,还是要跟家人一起过的。
正月十四上午,猪仔商贩提前到了,除了留下明确预订的几只,剩下的猪仔由商贩全部拉走。
“咦?还说我跟你爹去庄子呢,没想到你们姐妹俩回来了。”
杨夫人看到姐妹俩笑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