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源微微一笑,温和地说:“欢迎你,苏瑾同志。我很期待你的采访,也希望能通过你的笔,让我的作品更好地呈现给大家。”
吴团长插嘴道:“思源同志可是我们文工团最有才华的作曲家,他的音乐总能打动人心。”
苏瑾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敬意:“谢谢吴团长和思源同志,我会尽力的。”
“那你们开展工作,我先去忙了。”吴团长说着,就转身离开。
苏瑾走进办公室,目光扫过四周,只见椅子上和地上摆满了乐谱和草稿纸,书桌上也是一片凌乱。
宋思源连忙走出来,一边收拾一边说:“不好意思,办公室有些乱,最近一直在赶作品。”
他走过去,开始整理一些乐谱,腾出一块空位。
“苏瑾同志你坐。”宋思源指着刚收拾出来的空位。
苏瑾笑笑,坐了下来。
“思源老师,很荣幸能做您的专访,请问可以介绍一下您的作品吗?”苏瑾说着,拿出纸和笔。
“您也别叫我老师了,不敢当。我应该也比你大不了很多岁,叫我名字就行。”宋思源笑着说。
“行,思源同志。”苏瑾爽快地说着。说话间脸颊露出两个小酒窝。
“这部作品叫《旭日东升》。”宋思源微微抬头,眼中闪烁着光芒,“它的创作背景源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信念和希望。”
宋思源顿了顿,继续说道:
“在这个时代,国家正在经历变革,大家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和憧憬。
‘旭日东升’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正如清晨的阳光照亮大地,给人带来温暖和力量。”
苏瑾不由自主地轻声问道:“是晨曦穿过山间的薄雾,照耀在广袤大地上,那种广阔与光明的希望吗?”
宋思源听了这句话,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欣喜,随即点头:
“正是如此。那种辽阔的景象和温暖的光芒。
我在创作时,脑海中常常浮现出战士们在晨曦中在广阔大地上训练的场景,那种朝气与斗志让我感动不已。”
“那这首曲子的旋律肯定也像朝阳般振奋人心,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能感受到那种蓬勃的生机。”苏瑾喃喃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