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道北州苦,可这苦,又岂是中原与南州之人能够真正体会?
季长林曾满怀好奇,那时的他,初出茅庐,意气风发。
彼时,天宁与莽荒激战正酣。
一次偶然,他邂逅了一位从北州辗转而来的南方书生。
季长林向他询问北州情形,书生沉默片刻,取出纸笔,挥毫泼墨,洋洋洒洒写下一首诗。
此诗名为《北州战歌》,出自日后名满文坛的前天宁着名诗人王涤尘之手。
北州黯雾锁重楼,匪患兵灾几度秋。
雨夜奔袭驱莽荒,雷天对峙护逐北。
将士举刃豪情显,儒生筹谋壮志酬。
待得硝烟消散尽,山川焕彩乐无忧。
正是这首诗,让季长林真切认识了北州。
于是,在那年高中探花之时,他毅然决然扛起长枪,离开中原,奔赴北方。
往昔北州,是他心中一道难以愈合伤口。
他刚踏入北州土地,满目皆是疮痍。
破败村落中,残垣断壁在风中摇摇欲坠,无声诉说曾经遭受苦难。
衣衫褴褛百姓,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孩子们面黄肌瘦,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匪患如毒瘤般在北州肆意蔓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百姓们辛苦劳作一年收成,被匪徒洗劫一空,房屋被付之一炬,亲人被迫离散,哭声在每一寸土地上回荡。
兵灾接踵而至,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无辜百姓沦为战争牺牲品,鲜血染红了北州山川河流。
北州的夜,大雨滂沱,而中原的夜,小雪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