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为何选择以色列人作为祂的子民?对我们的拣选与使命有何启示?

圣经千问 旧爱书写 2147 字 21小时前

先知们对以色列悖逆行为的批判,在现代也有着深刻的意义。耶利米指责圣殿成为“贼窝”忠诚。

先知们耶稣色列悖逆行为的批判,在现代也有着深刻的意义。耶利米指责圣殿成为“贼窝”(耶 7:11),而耶稣在《马太福音》21:13 中洁净圣殿的举动,与之遥相呼应。这警示我们,宗教形式主义是多么的危险。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表面的宗教仪式,而忽略了内心的敬虔和对神的真正敬畏。真正的信仰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体现在我们的言行举止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余民神学的延续

余民神学在以色列的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以利亚时代,以色列人大多拜巴力,离弃了真神。然而,《列王纪上》19:18 记载,仍有七千未向巴力屈膝的余民。这一小部分人,代表着神的忠实选民,他们坚守着对神的信仰,成为以色列民族复兴的希望。保罗在《罗马书》11:4 - 5 中引用此例,说明神的恩典拣选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不会消失。

在新约中,余民神学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雅各在耶路撒冷会议上引用《阿摩司书》9:11 - 12(徒 15:16 - 17),确立了外邦信徒的属灵地位。这表明,神的拣选不再局限于以色列民族,外邦人也可以通过相信耶稣基督,成为神的子民,融入神的救赎计划中。这一转变体现了神救赎计划的包容性和普世性。

三、基督徒拣选的神学内涵

(一)基督中心论的拣选观

在新约中,基督徒的拣选是以基督为中心的。《以弗所书》1:4 - 6 强调信徒是“在基督里”被拣选的。这一拣选突破了种族的界限,在《加拉太书》3:28 中说:“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在基督里,所有的信徒都被平等地接纳,共同成为神的儿女。

《彼得前书》2:9 - 10 融合了《出埃及记》19:6 和《以赛亚书》43:20 - 21 的内容,确立了教会的新约祭司身份。我们如同旧约中的以色列人一样,成为“被拣选的族类,有君尊的祭司,圣洁的国度,属神的子民”,我们要宣扬神的美德,将神的救恩传递给更多的人。

(二)恩典与使命的平衡

救恩是完全出于神的恩典,“本乎恩,因着信”(弗 2:8),这一救赎观彻底否定了行为称义。我们不能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赚取救恩,而是要依靠神的怜悯和耶稣基督的救赎。耶利米“无花果夏天早熟”的比喻(耶 24:1 - 7),形象地说明了神的拣选和恩典是先于人的回应的。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所作为。《以弗所书》2:10 强调信徒是“神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我们蒙神拣选,就有责任去践行神的旨意,去做光做盐,在世上彰显神的荣耀。我们的使命如同旧约中对亚当和夏娃“修理看守”的召呼(创 2:15),要管理好神所托付给我们的一切,包括我们的生命、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四、基督徒使命的实践维度

(一)福音传播的普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