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宋末三杰(二)

吾位居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死久矣!顷被执以来,欲引决而无间,今天与之机,谨南向百拜以死。其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

1284年,文天祥归葬于故乡富田村。

1323年,文天祥被供奉于先贤堂,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杨万里,少年时期的梦想得以实现。

1376年,大明在北平教忠坊建立了文丞相祠,此后在多个地方也修建了纪念文天祥的祠堂。

1456年,按照《谥法》当中临患不忘国曰‘忠’,秉德遵业曰‘烈’”的含义,文天祥被赐予谥号“忠烈”。】

看着文天祥的结局,众人也感觉到一番唏嘘。

只可惜生不逢时,但凡不是出身在南宋,这样的人,一定能够有所作为。

评论区都是关于这宋末三杰的讨论。

【每每读到崖山海战,都感觉意难平。】

【他们都是我汉家的荣耀,民族的脊梁。】

【张世杰跟张弘范还是堂兄弟,一个宗室出来的,差距这么大。】

【明知不敌,也要亮剑,哪怕死也不能辱没祖先。】

【都是铁骨铮铮的大汉男儿,虽然最后都身死,但是他们的精神永存。】

【所有人都在等他投降,而他在等待死亡。】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一个负帝投海,一个兵败自溺,一个等死三年,在那段南宋面对蒙古人绝望的历史当中,宋末三杰就是三道光。】

【他们是大宋最后的体面。】

【他们是大汉民族的脊梁。】

看着评论区对于这几位的讨论,古人们也是感叹。

华夏民族从来都不缺少爱国志士。

即便是在风雨飘摇,啥也不是的南宋末年,依旧有如张世杰、陆秀夫和文天祥这样的人挺身而出,敢于和命运斗争。

这种精神,鼓舞了后代许多的人。

视频继续。

接下来登场的这条视频,也是引起了无数人的议论。

【盘点华夏古代十大忠臣。】

忠臣?

不仅仅是大臣们饱含期待,连帝王们也都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