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需要一个落脚之地,自己开荒种粮食,不给差爷增加负担。”
宋明摸着下巴:“倒也不是不可以。”
若是能开荒种地,发展起来,也未必一直都是土匪。
特别是这些流放人员,那都是京中官宦人家,门路四通八达。
如今风口浪尖上不敢回京,不敢联系,等风头过了,他们当中,总会有人有通天的手眼,能办成普通人办不成的事儿。
他们也未必一辈子当山匪。
想到这里,宋明问道:“还有谁要入伙的,说!入伙的条件是你们能做到自给自足,不给我们增加负担,我们也不可能养着你们。”
“不入伙的明天可以自行离开。”
此言一出,院子里就跟菜市场似的,都是声音。
各家都在商讨,到底要不要跟着宋明去落草。
很快,就有人开始表态,愿意跟着宋明他们,入伙当土匪。
人都是从众的,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后面的人哪怕不是很愿意,但看到大家都选择加入,便也跟着选。
只有少数一部分人表示另谋出路。
顾长清是最后静态:“我们一家小的小,弱的弱,伤的伤,就不给各位差爷增加负担。”
宋明倒也没说什么,他早有预感,顾长清不会跟他们一起。
第二天,大家分道扬镳。
宋明那边为了赶路,买了不少马车驴车给伤员代步。
他常年押送流放人员,都是走这条道,对这一带很是熟悉,自然知道哪座山里好藏人。
加上他们有几十个官差,手上有刀,立足是没问题的。
没加入的其他人,也各种找了代步工具,往各种方向离开。
顾长清也去买了两辆马车,板车也没丢,推到没人看见的地方收进空间。又买了些日常用品和食物,这才驾车离开。
顾盛和顾长岳终于不用一天到晚坐在板车上装残废,一朝行动自由,赶车的活都轮不到顾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