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何宇柱负责指导制作骨汤,谭家菜的技术因此有了显着提升。
特别是在他指导下的八个食堂,每个食堂都有十个炉子同时炖煮。
谭家菜的声誉和技术日益提高,只可惜骨头原料有限,下一周只能再支撑三天的供应,之后将恢复正常。
下一次熬汤只能等下个月了。
近期,工人的情绪显着好转,证明了汤的营养价值确实不凡。
受此启发,秦淮茹开始对骨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决定每天带一碗回家,同时也留一些给自己品尝。
尽管如此,绝大部分骨汤最终都成了贾张氏的美味,这让秦淮茹产生了寻找更多骨头的想法。
对于秦淮茹的愿望,何宇柱没有太多评论,只是轻声说道:“好了,不谈这些,我去买些菜。”
随后,他就骑着自己的自行车离开了。
秦淮茹感到有些尴尬,因为虽然最近家庭配给的额度增加了,尤其对在生产一线工作的女性来说更为显着,但是贾张氏的食量着实不小。
细细思量,秦淮茹对自己的孝顺感到一丝后悔,心想如果早点将贾张氏送去乡村或许是个更好的选择。
带着这样的心情回家,贾张氏立即询问起今日的结果:“情况如何?宇柱有没有答应帮你一把?”
“他说骨头都煮烂了,没什么用,已经丢弃。”
秦淮茹无奈地回答。
“怎么可能,骨头哪会煮成渣渣?”
贾张氏表示怀疑,普通人家哪知道怎么烹饪这样细致入微的好汤?
正如未尝试过就无法体会其中的玄妙,像是皇家菜中的开水白菜,关键就在于由不同肉类慢火熬制而成的鲜美汤底。
普通人根本无法达到这样的味道水平,甚至无法想象。
秦淮茹轻叹一口气,“妈妈,你下星期可以买些大骨头回来,请何宇柱试试手吧,孩子正需要营养。”
“大骨头?”
贾张氏有些迟疑,“我们的肉票数量有限,真的还要购买大骨头吗?”
“大骨头没人问津,你去找卖肉的聊聊看,或许能多买到一些。
再说现在是寒冬,食物不易变质!”
秦淮茹建议,“煮一大锅汤,放外头冻起来就好。”
听了这番话,贾张氏咽了咽口水,秦淮茹带来的骨汤香气扑鼻,“行,下周就让柱子为我们煮一顿美味。”
……
出门的何宇柱走向了冷清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