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枚东宫令牌——代表着持有令牌的人可以随意进出宫门。
然而,宋遇辞和顾元池都清楚地知道,其实这枚令牌只有一次被使用的机会。
那就是......宋遇辞真正要逃出礼朝的时候。
在原剧情的宏大画卷中,顾元池登基之后,展现出了非凡的手段与强烈的野心。
自打他继位,便没打算蜗居一方,其锐利的目光最先锁定了临近的燕国,那是一片充满诱惑与挑战的土地。
宋遇辞在礼朝的这些年,虽身为质子,却从未放弃过希望。
他一直在暗中联络燕国旧部,如同在黑暗中编织一张细密的大网。
宋遇辞深知两国一旦撕破脸,他这个在礼朝的质子必然会成为战前的第一滴血,成为两国博弈的牺牲品。
所以在原主的登基大典的晚宴上,宋遇辞精心策划,趁着人多眼杂,借着这几年在礼朝积攒的线人,里应外合,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逃亡。
但是他势单力薄,吃尽苦头,几经辗转才回到燕国,光是在路上被追捕受得伤,就够一般人死伤几次了,但宋遇辞逃了回去。
而且,不到一年的时光,他以决绝狠辣之姿,弑父杀弟,将王朝的势力逐步收拢于掌心。
此后,他养精蓄锐,静静等待着时机。当顾元池身死、礼朝陷入兵荒马乱的绝境时,宋遇辞亲率铁骑,如汹涌的黑色浪潮般踏破那片曾让他饱经磨难的土地。
那曾经的屈辱与仇恨,都在铁蹄践踏之下,化作他迈向权力巅峰的基石。
虽然现在顾元池对他很好,但是宋遇辞的计划从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