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奎家她也去过一次,可是,秦京茹不想嫁乡下的,城里的还挑条件,所以,陈媒婆就没费那个劲了!
其实,听到胖子说是秦二奎家的姑娘,陈媒婆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惊讶的。
领着胖子父子俩到了秦二奎家,陈媒婆就喊,“二奎大哥,今儿没听到喜鹊叫啊?”
其实,秦家今天一早就已经在准备了。
虽然是在农村,可是,昨儿就把屋子里收拾了一下,今儿一大早还把院子里给扫了扫,甚至还洒了水,就连门口也扫了扫。
此刻,秦家堂屋里是秦老爷子,也就是秦京茹和秦淮如的亲爷爷,以及秦二奎两口子,剩下的就是秦京茹了。
秦老爷子没让喊旁人,毕竟东西准备的不多,吃饭得紧着男方吃,不能落了面子。
郑德看着准备的饭菜,心里是满意的,估计准备了有一斤肉,还有一只鸡和一只鸭,馒头还是二和面馒头。
这种规格甭说在农村了,就算是在城里,这牌面也是拿的出去的。
本来杨小凤不舍得,可是老爷子说,“人家是城里人,不能让他们小瞧喽,这也是京茹在婆家的底气。”
可是,杨小凤在看到郑家父子提来的那一刀五六斤的五花肉,还有那布,以及糕点、烟、茶和酒后,她那本来不是很高兴的脸立马就笑了起来。
胖子提来的东西,秦二奎和秦老爷子对视一眼也是满意。
从这些东西来看,男方还是很重视的,没有因为秦京茹是乡下姑娘就轻视。
就这样,郑德和秦二奎就商定亲事放在下周日,周三的时候,秦京茹去四九城和胖子把结婚证领了。
最后,郑德放下十块钱就走了。
别以为十块钱少,在乡下,很多地方都不用钱做聘礼,是用粮食当聘礼的,毕竟很多时候钱在乡下是不流通的,就算拿着钱去城里也很难花出去,因为没票。
可是,那些粮食换算成钱,其实也就是三五块,也不算多。
但是,胖子今天提来的东西就不止十块钱,就那一刀猪肉,还有那些布,在农村就是硬通货!
胖子三人回到四九城后,郑德就拿出五块钱给陈媒婆说,“他陈姨,很感激您今天的时间,要不是您,这趟还不一定能这么顺利呢!”
陈媒婆笑着拒绝了钱,然后说,“嗐,说真的,就算没有我,你们的事儿也会很顺利,毕竟两个年轻人都同意了,咱们今儿啊,也就是走个过场。”
“看看您提的东西,那就是场面人,女方家不会挑什么理的。”
“也就是您啊,讲规矩,非要拉着我这个媒婆走这个过场!”
“所以啊,这钱我不能收。”
郑德眉头轻皱,他知道,媒婆收钱是规矩,现在拒绝那就是必有所求。
果然,陈媒婆看向胖子说,“胖子,婶子求你个事儿,你看,能不能给你师父,何副主任递个话儿,我想让我儿子张力跟着他学厨。”
“我这儿子去后厨也四年了,可是吧,到现在也还是个帮厨。”
“你跟着何副主任这才三年就这么有出息,我想,何师傅肯定是个能人。”
“我这当娘的,看着儿子不成器,心里也是着急。”
“胖子,你看能帮婶子这个忙不?”
胖子想了一下说,“婶子,递话儿肯定没问题,只不过,至于收不收,那得看我师父。”
陈媒婆当即大喜,“哎呦喂,能递话儿就成!成不成,那是大力的造化!”
不过,临别的时候,郑德还是把五块钱的媒钱给了陈媒婆,意思是,“图个吉利,哪有说媒不给钱的。”
这就让陈媒婆感慨,“要都是这么讲究的人,自己的媒就好说多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