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半年之后

接下来,乔峰和巴多二人便在这座位于吐蕃的寺庙中安顿了下来。

对于巴多而言,他向来不太在意居住环境如何,只要能够填饱肚子,无论身处何方都是一样的。

而乔峰则有所不同,他自幼生长于少林寺之中,过着吃斋念佛以及刻苦习武的生活。如今即便置身于这异域他乡的吐蕃寺庙之内,乔峰也并未感到有太多不适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与大宋境内的寺庙相比,吐蕃地区因为其独特的地理条件,蔬菜资源相对匮乏。

正因如此,在这里想要单纯地依靠吃素斋来维持生计并非易事。

所以,吐蕃境内的大多数寺庙并不禁止酒肉之食,尤其是像金刚宗这类以修习龙象般若功为主的寺庙更是如此。

要知道,这种武功修炼起来颇为耗费体力,每日所需的粮食量极大。

若是寺中的僧人数量较少倒还好说,但一旦人数众多,仅仅依靠素斋恐怕难以满足众人的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乔峰和巴多自然不可能白白享受寺内提供的食宿。

于是乎,他们每天都会主动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杂务。

在此期间,乔峰还与金刚宗的几位僧人进行了一番关于佛法的深入交流。

这些僧人起初并没有想到,眼前这位身材魁梧、豪气干云的乔峰竟然对佛法有着如此深刻且独到的见解。

当他们了解到乔峰自幼在少林出家为僧,直到近两年方才还俗时,不禁纷纷摇头叹息道:“实在可惜!真是太可惜啦!”

乔峰对于此事倒是看得极为豁达。毕竟,他原本就未曾有过要在少林终其一生的念头,来到这里无非是想要多学习一些武艺而已。

时光匆匆,转眼间便过去了两个月。

巴多的师叔终于答应传授巴多全本的龙象般若功,令乔峰感到颇为意外的是,那位师叔向巴多传授龙象般若功时,居然并未让乔峰回避。

如此一来,乔峰得以全程目睹整个教学过程,并凭借着过人的记忆力,将整套龙象般若功完整地铭记于心。

随着离别之日逐渐临近,乔峰在即将离开金刚宗的前一天,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与疑惑,前去询问那名传授他们龙象般若功的老僧。

面对乔峰的问题,老僧微微一笑,缓缓开口解释道:“这龙象般若功虽说是我密宗至高无上的护法神功,但当初创立此功的初衷,实则是为了让那些天赋资质稍逊一筹之人亦能够有所修习,故此功法并非不能传给外人,所以这门功法在吐蕃境内流传甚广。

然而,此功法所需耗费的修炼时间实在太过漫长,漫长到几乎无人能够真正修成正果。

故而,将它传授于你们二人,倒也并无大碍。只望你们能够将这龙象般若功传承下去,使之发扬光大。”

乔峰听完这番话,心中对这位老僧的胸怀与气度钦佩至极,乔峰明白,虽然说龙象般若功在吐蕃境内传播甚广,但是自己作为一名外族人,老僧仍能一视同仁,无疑代表他有广阔的胸襟。

乔峰离开前恭恭敬敬地朝着老僧深深地鞠了一躬,以此表达自己由衷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