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兵丁把人群分开两边,苏林拉着苏玲的手享受着权利带来的快乐,轻松的向马车走去。
人群中有人高声问道“苏公子,你的诗是跟谁学的?我在这想想了好几天都没有想出能匹配这首诗的诗名,你能给起个名字吗?”
还有人高声问道“苏公子,听说你今天又写了一首诗,能念给我们听听吗?”
还有不少的少女双眼带情的看着他,自报家门说要嫁给他,把苏林惊的,心想这个世界的女孩都这么直接嘛。
他单手朝人群挥了挥,大声的喊到“本少爷作诗从不起名,这样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如果能起到我满意的名字,本少爷一定重重有赏。今天的诗句相信到晚上就能传出,大家请尽情期待吧。不要太迷恋我,我只是诗坛的一个传说。”
那个样子要多风骚有多风骚,身旁的苏玲都看不下去了,捂着脸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以有这样的兄长为耻。
等苏林和苏玲上了马车,苏林又冲人群挥了挥手,这才让马三驾着车一溜烟的跑了。
也正是从今天开始,苏林得到了一个新的头衔--不取诗名苏大少。以后苏林每作一首诗都有很多人抢着想要命名,只求跟苏林一起留芳于后世。
另一边张宗周拿着苏林的诗稿来到皇帝的书房,等到皇帝的传见急匆匆的冲了进去。
庆元帝看着儿子这般模样,不禁皱眉说到“周儿,平时朕是怎么教你的,今天怎么慌成这个样子?”
张宗周向庆元帝行了礼,便把诗稿呈了上去,嘴里说到“父皇,今天儿臣请苏林往望京楼赴宴,苏林又作出一首旷世奇诗,儿臣觉得这首诗对激励边关将士很有作用,这才来急急禀告父皇,请父皇恕罪。”
庆元帝“哦”了一声,接过张宗周手里的诗稿。上次苏林作的诗他是知道的,不过他凭着自己对这个侄子的了解,也以为苏林是从哪部孤本中偶尔得到一首奇诗才拿出来显摆。
今天听张宗周这么说,倒激起他的好奇心了,难道那首诗真的是苏林所做?庆元帝看向手中的诗稿,看一行眼睁大一圈,看完整首诗他的眼睛已经快从眼眶里蹦出来了。
他是和苏修达一刀一枪打下的天下,所以对这首诗有更深的体会。他读了好几遍,拍桌大叫一声“好,这首诗太好了。”
随即问张宗周“周儿,这首诗是你亲眼见苏林所作?”
张宗周回答“是的父皇,这首诗是儿臣亲眼见苏林作出来的,诗名是孩儿提的。”他也不忘提自己一句。
庆元帝感叹“想不到苏林竟有如此才华,以前是我小觑他了。传我诏令,将这首诗传阅各州府,并八百里急件送往边关。”
身边的太监双手接过诗稿快步走了出去,这一日,苏林的诗名传遍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