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啊,咱们努力呗,万一能治好呢对不对,有希望就不要放弃。”杨妮柔声安慰,就把杨十月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杨十月轻轻的摇摇头:“不想治疗了,活着太累太苦了,姑姑,如果我知道活着是这样的,当时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啊。”
“傻孩子啊,在你还没出生的时候,你就已经打败了无数想要跟你一起降世的细胞,你出生的那些年,饿的饿死,病的病死,你还是好好的活下来了,你就是最优秀的啊,物竞天择,后来你的姐姐们是不是结婚,好几个也死在外地,甚至连尸骨在哪里都不知道,你还是好好的活下来了,这就是你的运气。”杨妮不忍看见一个年轻人在自己的面前轻易向命运认输。
杨十月靠在杨妮的肩膀上,听着杨妮娓娓道来。
“再后来啊,你在外面受尽了折磨与屈辱,还是活下来了,还拿回来一笔钱,成为盐湖上第一个买电视机的人,这说明你是有福气的,这么多苦难你都没有死,这说明什么啊?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十月啊,你的福气在后头呢,天时地利人和你都有了,对不对?剩下的,就是看你有没有这么意志力了。”杨妮苦口婆心,一点点的跟杨十月说。
杨十月的心还是被说得有点动摇了:“姑姑,我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那当然了,孩子,你就是最厉害的,要不然怎么会成为现在的你。”杨妮笑出了声音,给了杨十月最大的鼓舞。
“可是我怕,我非常害怕,我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下去……要治疗,要跟病魔做斗争,还要……活着,活着其实是最痛苦的。”杨十月感觉,前面二十年的岁月,带给她的是无穷无尽的恶意。
欺骗,屈辱,买卖,杨十月真的是看透了人心,就连自己的父母都信不过,还能信得过眼前的杨妮吗?
杨十月想着,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悄无声息的过完余生的岁月,安静的来,安静的死,这一辈子就算是圆满了,可是到了这样的深夜,她还是会孤独,会害怕,会有很多很多恐惧。
杨妮抱着杨十月的肩膀:“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明天啊,我就带你去医院去看病。”
“我不想住院,医院冷冰冰的,都是白色,我这辈子受够了无助带给我的恐惧感。”杨十月的鼻子很酸很酸。
杨妮却笑着说道:“那就回家来治疗,我每个星期给你去医院拿药水,咱们该吃药该打针一点也不能少。”
“姑姑……”杨十月搂住杨妮嚎啕大哭,她在这个家里,真的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善意。
杨妮抱着杨十月:“哭吧,把以前所有的不痛快都哭出来,哭完了就没事了,咱们以后的日子就越来越好,谁也欺负不了咱们,我们一家人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杨十月坐在院子里痛哭不已,这么多年,在外面不管发生什么事,她都能忍住不哭,想着解决问题,现在,她终于能停下来好好的哭一场。
杨妮一直陪杨十月到了凌晨,杨十月哭累了,躲在杨妮的床上终于睡着。
麦子和林如君听说了杨十月的具体情况,也知道杨十月生病了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当即就将手头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递给杨妮。
“妈,十月看病要紧,没钱了咱们以后可以挣,但是命没有了,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麦子毫不犹豫把钱拿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如君却道:“麦苗最近也陆陆续续往家里带回来一点钱,看看够不够,还有,我决定了,马上飞北京,如果这个时候我和麦苗都不能携手并进站在一起,以后就更不用说了。”
杨妮看着眼前的两个孩子,欣慰的笑了,毫不客气的把钱收起来:“我就代替十月收下来了,这些钱啊咱们就给十月看病治疗,咱们一家人对抗病魔,总会有胜利的一天。”
杨十月其实已经睡醒了,听见了杨妮他们的对话,却不敢转过身来,枕头已经湿漉漉的,早已经哭花了双眼。
历尽千帆,最后能陪伴在自己身边的还是家人。
当天下午,林如君就把安琪放在杨妮的身边,自己随便收拾了几件衣服,急匆匆的跟厂区领导汇报之后,又坐车去省城,再辗转去北京。
盐湖上的风很大很大,冷风迎面而来,如同针扎一般,麦子却还在等待最后的数据检测,准备再去跟客户好好谈一谈。
厂区张总如今也被风吹日晒,变得十分黑黝黝的,乍一看,根本就不像是领导,反而像是工人。
“麦子,咱们盐湖厂自从跟你合作了之后啊,外销的事情基本上就不用太过于费心了,你这个孩子喜欢东跑西跑的,全国各地都有这一类认识的熟人,说话可比我们的业务员管用太多了。”张总拍拍杨麦子的肩膀。
麦子如今春风得意,脸上的气色也变得很好,身上穿着一件白色的呢子大衣,戴着墨镜,长靴踏在盐湖的路上,露出了一个骄傲的神色。
张总却穿着一件工装服,戴着金丝边的眼镜,头上戴着帽子,把手往后面一背,在盐湖的船上来来回回的走动:“也不知道最后的实验结果是什么,能不能在最大限度内加大产量,加大产量之后我们的钾肥是不是还能过关,还能使用?”
“领导,您能不要晃来晃去的吗,晃得我头晕,我们现在是一个大厂,我们的研究员跟五年前就比不了,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肯定每件事情都是手到擒来的。”杨麦子嘀咕了一句。
张总还是摇摇头,心中充满了疑虑:“不是啊,麦子,你根本不知道我现在担忧的是什么,以前我们自产自销,完全没有压力,上面派发任务,可是现在不同,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是吹到了我们这里,如果我们不能提高产量,不能跟国外市场形成竞争,咱们盐湖的产品注定是要被淘汰的啊。”
张总看上去也瘦了一大圈,别的领导都是膀大腰圆的,只有张总,刚来到盐湖的时候一百八十斤,现在估计也就只有一百三十斤左右了。
“别慌别慌,咱们还是有好处的,放心吧。”麦子在安慰张总,也是在安慰自己。
麦子与盐湖合作,也是张总不得已的选择,中国是农业大国,钾肥也是粮食种植的必需品,多年以来都是靠国外引进,但是现在他们的产量上去了,和国外的钾肥也形成了对比竞争,也是需要上市场的。
不管是东北还是中原地方,盐湖生产的钾肥和国外生产的钾肥都要选择,有了竞争就让张总有了压力。
一方面是领导给的指标,销售指标和生产指标,另外一方面还有盐湖本身要养的那么多人,钱方面也是压力,还不能大肆的引进国外的资金,保证盐湖的使用权利都在我们国家自己手里。
所以张总一直觉得很为难,想要往前走,竞争就是最大的动力。
张总前几次派出去销售的人,吃了好几次哑巴亏,每次都是紧要关头项目都被别人拿下来了,所以不得不找到杨麦子和徐书记开的公司合作。
徐书记在全国都有人脉,杨麦子就更不用说了,能吃苦会来事儿,也跟着徐书记打下了江山,在谈生意方面倒是一把好手。
张总徘徊走了好几圈,又看向杨麦子:“麦子啊,我知道你向来都不是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也知道钱到手才是钱,销售这一块儿交给你我放心,但是,你有没有信心,这次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鸿泰钾肥厂的那些家伙们,而且还是大单子啊。”
“我要直接说我有信心,你信吗?现在就是拼技术,拼产品的时候,人家那么大量,考虑的肯定也不只是人情方面,还有其他的方面,我们现在也只是走一步看一步。”麦子此时不能把话说得太满了。
张总就更加担忧了:“这个单子签下来啊,我们今年就不发愁了,工人们的工资有着落,科研经费也有着落,要是签不下来,恐怕我们还是要节衣缩食一阵子,如今的竞争压力太大了。”
“我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老徐不是专门派我回来,全程跟着,熟悉每一个操作流程,数据到底是什么的,回头也好跟人家介绍啊,还有,你得给我一个底价,拼到最后,还是拼价钱。”麦子咬牙,扶了扶自己的墨镜。
张总摇摇头:“底价嘛,肯定不能低于原来的价格,要不然我们的机器,我们日常的工人运行也说不上……”
麦子拿出手,晃了晃:“每吨这个数怎么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这恐怕不行吧,如果是这个数,我们整个厂子都要去喝西北风啊,盐湖上面的风已经够大了,我不想再继续喝这种穷风。”张总摇摇头,又看向一旁的副总。
副总沉默了一会儿:“如果是这个数为底价,麦子,你打算怎么跟他们谈?”
“这就是我的方法了,总之不至于让盐湖亏损,我回到盐湖销售部的第一战,肯定是要打响的,要不然也对不起您的高薪聘请啊。”麦子笑出了声音:“前提是,咱们的质量能过关。”
“数据出来了,麦子,你快点来看看,是不是符合国际标准,如果符合的话,我们就开始生产,计算。”张总紧张兮兮的道,到底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但是到了关键时刻,还是忍不住担忧。
杨麦子把墨镜往头顶上一推,赶紧走过来,拿出了包包里面的数据,问一旁的研究员:“你觉得怎么样?”
“不行,在提高产能的情况下,我们制造出来的钾肥有几项数据是不对的,虽然相差不多,可是……就怕到时候拿这些说话,如果多了恐怕会让种子淹死,如果少了,又起不了作用,到时候粮食产量也上不去。”研究员说出了后面一系列的难题。
张总真是恨得咬牙切齿:“就不能想想办法?为什么国外的那些厂子,在提高产能的同时,还能保证数据不变,为什么我们就不能?”
“领导,您这也是为难我们啊,之前的催化剂还有机器都是升级过的,这些都是定时定量的生产,您突然说要加大产能,我们也就只能加大催化剂。”研究员看向一旁的小孙。
小孙扶着厚重的黑框眼镜,他现在已经是个中层领导了,头发也光秃秃的,这些年为了研究,也是吃尽了苦头。
“对啊,张总,您好歹要给我们足够的时间,现在科研团队七零八落的,我们临危受命,也拿不到相关的数据,只能自己研究。”小孙无可奈何的摊开手。
张总急得直跺脚:“那不行,别人都已经拿出来样品了,只有通过了样品,我们才能去竞标,麦子才有话语权,跟那些金主们才有话可说,关键是我们第一关都过不去,这怎么行,如果不能达成这个生产值,就算我们把这个项目拿下来了,催化剂的钱也够我们喝一壶的,完全没有利润。”
张总最近这几年才真正的意识到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以前只是纯粹的认为,只要生产就行,不讲究什么多少用料得到多少产品,多少产品又能达到多少高精尖,如今他是吃了大亏,在科研方面,不知不觉中落后了很多。
张总出去看见别人的规模与生产值,都觉得是天文数字,于是回来马上提高生产力水平,却还是发现,归根结底就是科研上面的问题。
故而,张总不拘一格的为麦苗争取镁和锂的研发,只要麦苗成功,他们团队的科研经费就能越来越多,甚至可以分红。
但是钾肥和盐的产值也要往上升,海盐那边已经有了新突破,他们盐湖厂里面的湖盐还是原地踏步,所以又招聘了一个新的科研团队加大生产总值。
张总这几年来,真是把头发都挠秃了,在科研的路上艰苦而困难的前行。
如今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张总才发现身边能用的人已经少之又少,只好花了大价钱从外面聘请团队,可是一切还要重新开始。
“这个数据很显然是不行的,原来我们的钾肥是经过试验田一步步的走到今天,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咱们还是要继续突破技术难关,既要保证产量的提升,还要让钾肥发挥最大的作用。”张总凝眸,觉得压力非常大。
杨麦子坐在一旁对比数据,一边对比一边摇摇头:“张总啊,这些数据我们都没法申请国家认证,没有国家认证的产品,我们根本没办法跟别人形成竞争。”
“我也知道,这可怎么办才好啊……孙研究员,我想问一下,咱们还有多长时间才能研究出来,或者说大批量投入生产?”张总望着天空,展露出来了绝望的神色。
时间越来越紧迫,但是他们的生产量没法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这的确是一件让人苦恼的事情。
杨麦子也无可奈何:“张总,马上就是采购大会了,这样让我怎么去谈,还有一个多星期,研究出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小孙,你们一定要加把劲儿,一个星期,最多一个星期,我要看见正确的实验数据还有提高的产量数据。”张总一言既出,眼神很坚定,死死的看着小孙他们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