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听到白舒兰的话并不意外,经常会有国际友人提出这样的要求。
如果条件允许,她尽量满足。
王主任翻开笔记本,拿着笔,随时准备记录。
“舒兰,你那些草帽,从哪买的呀?我可以去采购一批,现在正是夏天炎热的时候,好看优雅的草帽,应该很受欢迎。”
白舒兰就等着王主任这句话呢,微微一笑,眼露喜悦。
“王主任,您要定多少个草帽?回去,我跟我们街道办的李主任说一声,组织人编草帽。”
“这可是利用出口国外的环保材料做成的纸绳手工编织出来的,价格比普通的草帽贵,这一点我已经跟杰克先生、凯瑟琳小姐说过了。”
王主任诧异,“没有工厂吗?”
白舒兰摇头,快速解释,“现在还没有,但订得多,有利润空间,街道工厂,随时就能有了。”
“其实我只是想通过编织草帽,解决回城年轻女知青的工作。”
王主任笑了,她不管那么多,她只要买到草帽就好。
“先订购一百顶你今天戴的草帽,价格三元,怎么样?”
白舒兰想了想,建议,“王主任,我跟您说实话吧,我想帮助街道公社建造一个草帽编织厂,以后准备外销。”
“您卖三元的话,相当于两美元左右,那么外国客商大批量跟工厂购买,就会压价,低于两美元的价格。”
王主任抿嘴一笑,看向白舒兰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探寻。
“你不想着把香山宾馆这份临时工尽快转正,想帮社区建造草帽编织厂,倒是稀奇。”
白舒兰不卑不亢,神态自信,“王主任,我保证每次都会竭尽全力完成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