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九 游历(七)

平波河起自群山之中,到康平那段水势已经变得平缓。从康平城向西乃是下游,水面越来越宽,水流也越来越缓。

不过也有例外之处,比如距离康平大约五百里的位置,水流骤然变得湍急。

此处除了落差变大外,两岸还有高岩峭壁阻隔,主河道被挤压蓦然变窄,导致平波河在此处波涛涌动,浪翻白花。

由于此处上下游河道都宽阔,唯有此处狭窄,若是从高空看去,会发现这里就像是葫芦中间那一段,行商们都称此地为“葫芦腰”。

这地形对于过往船只很不友好,却也养活了沿岸许多船工纤夫。

本地船工都是人手一根毛竹大杆,站在商船两侧,通过毛竹戳顶来调整船的走向,不使商船撞到乱石。

至于纤夫则专做下游的生意,毕竟上船不能只往下游去不返回。若是想要渡过葫芦腰前往上游,就必须纤夫拖拽。这里拉纤还不能走主河道,要走旁边的支流浅滩。支流在上游就有人专门拦住水流,等纤夫拉船靠近后方才放开。

葫芦腰的地形对于程振来说也就那样,更加险峻雄浑的奇景他也见过。不过,沿岸讨生活的这些人倒是让程振印象深刻。

一个个黑黝黝的汉子在波涛中奋力抗争,一声声带着汗味的号子响彻两岸。这些人固然只是一些普通人,生活也很艰苦,在这里卖力气不过是为讨生活罢了。

不过,程振也确实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他们的号子声中有生活的困苦,同样也有与天争命的不屈气魄。

凡人与修士,天差地别,却也没有本质区别。大家都是在天地间挣命,只是方式不同。

如“葫芦腰”这样的地方,程振一路都在见识。

可能有些地方的人,没有“葫芦腰”的船工、纤夫过得这般激荡,却也各有各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