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雾制雾,对于程振来也是权宜之计。毕竟他不是水法修士,在这方面天然劣势。
就如那造雾的小瓶法器,与水法修士相比,自己御使起来就事倍功半。
由于身处雾气之中,程振无法看到此时小瓶喷出的雾气范围。只能根据之前使用的时间来判断。
程振感觉雾气大概覆盖大半场地便收回了小瓶。
这也是有意为之,这就跟兵法中围三阙一的道理一样。程振就是想给对方留些余地,若是萧冰旖选择去到没有雾气的地方,无形之中便被限制了活动空间。
即便萧冰旖看破了这点,对于程振也没有影响。
程振收起小瓶后,开始不断变换方位,并且操控飞剑在雾气中游弋,搜寻萧冰旖的位置。
期间,双方飞剑数次相遇,都是短暂碰撞后各自隐去。
从这点上,程振便感觉到自己的方法奏效了。萧冰旖明显也收到了影响,无法看到自己的方位。
此时,场上两人处于类似盲斗状态,都在小心搜寻对手位置,也都在避免被对手找到。
随着时间推移,场上两人都逐渐习惯了这种状态。飞剑相遇后,不再一击而分,而是会缠斗一番。
随着战斗展开,程振对于萧冰旖的剑术也有了了解。
程振自己的剑术走的是以速破巧攻敌必救的路数。飞剑往来迅捷,攻势凌厉。
而萧冰旖的剑术却不同,飞剑往来游弋变幻多端,剑势虚实相间,不追求一击必胜,而是在不断缠斗中积累胜势。
程振与萧冰旖交手中,飞剑保持攻势。不过,萧冰旖的看似处于下风,剑势却始终没有乱,有时看似乱了却总能顺势变化,颇有些水无常形的味道。
可以说,两人剑术的风格是各自修行法门特点的体现。
程振操控飞剑的同时,其实一直也在搜寻萧冰旖的位置。虽然看不到也听不到,甚至感应不到萧冰旖的气息,但是通过对方飞剑移动的轨迹也有了一些猜测。
程振发现每次萧冰旖飞剑退走时,都都是或左或右或下方,很少向上方。程振便猜测,可能萧冰旖就飞在上方某处,这才出现飞剑下意识避开了这处方向。
有了猜测,程振表面不动声色,继续专注与下方飞剑缠斗。实则暗中放出更多飞剑向上飞去,从四面开始逐渐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