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境外开户(下)

想到这,林奇都不由自主地四处打量了一下,不过好像没能找到类似录音录像的设备。

那也就是说其实刚才这一部分的确认内容其实完全可以省略的,可他们仍然选择不厌其烦地全部讲了一遍。

因此陈peter说的尽职倒真不是信口开河。

至少在这一点的执行上,港岛和内地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当然,这玩意也不好说个是非对错,只能说港岛的文化和风气比起内地,是要周正上一些的。

时间来到将近中午12点,林奇和张小小的两个境外期货账户开户流程终于走完了。

之后的开立通知则需要等着邮件确认。

港岛这边比较通用的联系方式还是以电子邮件为主。

就像早上新开的银行账户使用情况以及这个期货账户的日常结算通知,日后基本上都将会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递给林奇。

另外开完户后,陈peter还主动给了一张林奇所有品种的保证金收取标准以及手续费收取标准。

其中手续费还是明码标价的阶梯式收取,据说全港的期货公司收费都大同小异,大家默契地保持了一个理性的收费标准。

只要资金量或者交易量到哪个水平,就按那个水平的标准收取。

在这一点上,林奇作为他们国内的同行,反倒是有些羡慕的,

因为这种事情在浮躁而且纷乱的国内市场,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前世的林奇自己就亲身经历过。

在2008年到2013年这几年里,是整个期货行业扩张和发展最迅猛的阶段,同时也是整个行业恶意竞争最离奇的阶段。

这段时间大家为了抢夺客户,在没有任何其他有效武器竞争的前提下,只能靠拼命压榨手续费来当武器。

今天你降10%,明天我就减20%。

打到最后的结果就是虽然整个行业的规模好像给一年一翻做上去了。

但实际上几乎绝大多数期货公司的利润都无法随着规模的增长得到增长。

有些规模和收入看似翻了几番,但利润却只能原地踏步,甚至不增反降。

最后一个朝气蓬勃的行业没两年就在内耗中变成了食之有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临离开‘衡盈’之前,林奇其实还想邀请陈peter一起去吃午餐来着,事关他有些不是很适合放在台面的东西想请教一下,但却被陈peter义正辞严的拒绝了。

这也让林奇感到相当郁闷。

但没办法,经过几天的接触下来,他也认识到港岛这边的人做事还是有些死板的,不像内地那么会变通,所以最后林奇只能带着些许的遗憾离开。

不过无论如何,他此行来港岛最重要的一件事已经处理完了。

接下来的时间就可以安安心心陪老婆大人玩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