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秋闱应考

而且二百两不算少了,足够她和邢公子一家吃饱吃好了。

那个庸医?我们几个同窗去了县衙,知县派了人把那个庸医拿住审问,很快就把财物退还,审理需要时间,追讨财物也要时间,不是一时半刻可以解决的。

玛丽出钱买什么是尽孝道,就不存在施舍的问题,这样邢公子也能心安理得的接受。

一晃又是十几天过去,我时常被请去诊疗,众同窗继续辅导邢公子,在我和众同窗引荐之下,他还在学院里拜了一位名师。

这位名师教导了邢公子几天后就去京城了,知道邢公子要科考,传授了一些自己考试时的一些经验,让邢公子受益良多。

考期越发的近了,被众好友辅导的邢公子也要准备去府城考试了。

我送了五十两给他做路费,他说有了功名后一定还,其实还想给多一些,但他怕自己还不起。

我就再赠送两匹马儿,可以让他快些赶到府城。

这个他没有拒绝,他也想早点取得功名,光宗耀祖,让家里的生活好起来。

学院里也有别的人去赶考,但还有的人想继续深造,学院里不少人有爵位,倒也不是很在意那功名。

年纪轻轻有爵位自然是继承的,当让也有立了功的得到了爵位。

学院里的学生作官那是很容易的事,谁让学院名气大,还出了很多名臣呢。

送走了邢公子不久,有个人却找上了门来,是我在这个世界的世叔,他问我为什么不去参加科考。

这个我需要去参加吗?我可是王爷,前些年被这里的家人迫的没办法已经去考了功名,我对得起他们了吧,怎么又要我去考?

看来不摆脱这一家子人我是不得安宁了,功名真的那么重要么?

世叔对我一阵解释,读书人要参加好多次考试。

第一场考试:县试由考生所在县的县官主持,考期多在每年的阴历二月,通过县试的考生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统称为童生。

第二场考试:府试由知府主持,考期多在每年的阴历四月,通过府试的考生获得参加院试的资格,统称为生员或秀才。

第三场考试: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季阴历八月初九、十二、十五三天举行,故又称秋闱。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人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