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外乡人,特别是魏都的达官贵族帮忙。因为此事牵扯到铜台的县衙,也只有魏都的高官才有资格和能力帮这个忙,若二位愿意出力,在下名所有店铺全数赠与二位。”
宋泠乐拿茶点的的手顿了顿,用余光观察着裴疑的表情。
“能让柳伯拿出这样的筹码,想必事情不算容易。况且要和官府县衙扯上关系,这可不是晚辈说愿不愿意就可以做到的。”裴疑轻应对待,既不惊讶也没有马上否决,清晰有序的分析着。
“当然不容易,在下的女儿便是因此事失踪的......我对不起她。”柳堂书苦笑着说道。
听到这里,贾月捏紧了拳头,情绪激动地说:“其实一点也不困难,只需要裴公子将状纸交予裴将军让陛下看见就好,不会对二位造成困扰的!”
“阿月!”柳堂书严声呵斥他。
“贾公子说话还是要过过脑子,若真如你说的这么简单,为何别人都不答应,为何你们要‘诓骗’我们过来呢?”裴疑笑道。
贾月语塞,眉头皱紧别过头去。
“你们没有证据?”宋泠乐漫不经心地问,也是随口一说。
柳堂书愣了一霎,点头道:“正如裴姑娘所言,我们要状告之事并没有证据。”
“我姓宋!”宋泠乐不满地纠正。
“柳伯可以直接说究竟是何事,若要我们这样猜测下去,就太没有诚意了,我也要好好考虑是否答应帮这个忙了。”裴疑忽略她,语气中带着不容拒绝的压迫感。
柳堂书看了一眼贾月,示意他来说。
“三年前铜台来了一户人,他们起初是和平常商人一样做着小买卖。可就是从他们来了之后,铜台的公约被逐步打破。刚开始是一些拥有散田的人家全部把田地卖给了他们,一年不到,他们手中就有了五六百亩地,这种事在铜台简直绝无可能!”
“因为在柳伯带领大家做起商贸时就约定好,不可弃农重商,毕竟是本地人百年基业,又是北三境的重要粮产地,要是大家都不从事农业那北地离饥荒就不远了。这项约定持续了将近十年之久,不管是自己下地还是雇佣外乡人来务农,大家都好好地做着该做的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