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五零:平淡种田12

上次从镇上回来后,杨大山就召集全体村民们开大会,给他们讲解了新政策,村民们起初反应不一,在听说要把自家粮食收走后,情绪十分激动。

杨大山也没办法,这是国家政策,最后还是提醒了一句上面会派收粮队下来,让各家把粮食仔细藏着点,有些村民不以为意,觉得他们是光荣的贫下中农,谁敢对他们来强硬的。

现在上面派了收粮队下来监督,让村长村干部带着一家一家的上门强制收粮,大队部旁边起了一间大厨房,大队部也变成了大食堂,从村民家里收集上来的粮食一部分拉到仓库,一部分让收粮队给拉走了,土墙上写了新标语:“吃饭不要钱,努力搞生产。”

青云村家家户户的门锁厨具被撬走,甚至一些农具也被拿走了,支持国家大炼钢建设。

寒枝家明面上和旧地窖里的十几袋粮食一些油盐两只鸡,门锁和锅具也被拉走了,这是故意让他们拉走给别人看的,一年前她就拉着周榕在自家厨房下面偷偷挖了新地窖藏粮,也趁着周榕不注意藏了一小部分到系统空间里,大部分油盐酱醋茶还有各种肉食酱料罐头也都藏得严严实实,门锁和厨具早就买了备用的。

收粮队起初是不相信寒枝家只有这点儿粮食,可娘仨是烈士家属,客厅里贴着主席画像和韩爱国的遗照,门上还挂着光荣之家的牌匾,谁也不敢太强硬,只能前往下一家。

大食堂。

“哎呀,要我说这办大食堂也挺好,每天都能吃饱了。”

“天天白面大馒头,大米饭的,还有肉,谁不乐意啊。”

“现在集体上工,每天按工分计算,每天最高十工分,一工分抵一毛二,粮食也按工分来分,那家里劳壮力多的岂不是占便宜了,”

“谁说不是呢,就像那强娃家,家里好几个劳壮力,谁比得过他们呀。”

午饭下工回来,村民们完全不怕浪费,各个敞开了吃公家饭,每次都忍不住嘀咕起这集体劳动和工分制。

村民们干活的积极性明显下降,反正不是自家地,能磨洋工的磨洋工,迟到早退现象屡禁不止,地里的庄稼自然就不如往年了。

杨大山和韩正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可没忘记还有旱情的预测,现在集体交公粮,再这样下去,队里的粮仓耗不住啊。

这是大势,寒枝阻止不了,也只能说点小建议提醒杨大山和韩正国提高警惕,不能继续放任村民们这样不事生产,之前村干部建议多种红薯土豆玉米,只有部分村民们响应了,之前听话的也在收粮队下来之前在家里藏了一些粮食,可以一旦出现灾情,这些都是杯水车薪。

她现在还是村卫生所的村医,工资全部变成了工分,诊费也用工分记,她每天上半天工,半天待在卫生所。

现在县里镇里村里都贴着各种标语。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红旗不倒,公社不垮,人民不富,农业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