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五零:平淡种田27

半小时之后,严浔把自己在京市逛过的几处历史景点和京市生活都跟韩昭说了,二狗和铁蛋也听得津津有味儿,韩昭说到做到,帮他把不能吃的蘑菇挑了出来。

韩昭三人离开后,严浔看着背篓满满的野菜和蘑菇,嘴角不自觉上扬,突然觉得村里小孩儿也没有那么讨厌了。

……

寒枝家厨房,周榕下工回来,一进屋就闻到了熟悉的饭菜香味儿,会心一笑。

饭桌上,一道黄瓜炒腊肉,丝瓜鸡蛋汤,酸辣土豆丝,就是娘仨今日的午饭了。

“阿姐,我今天问了严浔京市的事情,他说天安门故宫……还有北京烤鸭超级好吃……”

韩昭跟谁接触根本不会瞒着家里人,特别是寒枝,阿姐没特意叮嘱过他要远离那些下放的人,因此韩昭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像村里小孩儿那么避之不及。

闻言寒枝神色一愣,思索了片刻还是问道:“二蛋,你们怎么接触上了。”

周榕也看向他。

“严浔特别笨,采到了毒蘑菇,我就提醒他一句,顺便问了他一些京市的事情,阿姐,你说过京市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我有些好奇,阿姐,我是不是不该和他接触……”

韩昭吃饭的速度慢了下来,神色有些黯然。

寒枝见状连忙安抚道:“没事儿,阿姐就是好奇,如果你觉得严浔这个小孩儿可以来往,那就你就按照自己的心意来,不过村里人选择远离他们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你可以好好想想其中的缘由。”

寒枝的思想跟当下人确实不一样,不过她还是选择让韩昭自己去思考,反正他无论怎么样在青云大队寒枝还能护着他的,那些人又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罪犯。

周榕欲言又止,还是说了:“二蛋,要不还是不和他接触了吧。”

“那我再想想。”韩昭说完,低头迅速吃完饭,在他眼里,严浔就是一个城里来的小孩儿,大家都是小孩儿,有什么不一样呢。

收拾完碗筷洗碗后,下午上工的时间又到了。

周榕去红薯粉厂,寒枝去了卫生所,韩昭背着背篓去她们家的自留地割苜蓿回来喂兔子和奶羊。

时光匆匆,时间一晃就进入了冬季。

青云山外围又变成光秃秃一片。

乡村没有煤炭票,村民们只能上山砍柴烧火过冬。

寒枝家亦是如此,她虽然有系统商城可以买,但不能拿出来。

这天寒枝一家三口都上山砍柴了,收集过冬的柴火是大事,周榕和寒枝都特意请了一天假。

寒枝力气大,不一会儿就拿着柴刀砍倒了几棵枯树,周榕和韩昭在旁边帮忙处理。

娘仨干活都十分利索,三下五除二就能把树干拆解,绑成一捆捆的,整整齐齐放在一旁,一会儿一起运回家。

娘仨砍了一整天的柴火,又全部把它们运家中院子里堆好,他们砍的柴火堆满了一整个院墙,今年冬季估计够用了。

冬季寒冷,韩昭越长大越费布料,家里的棉花也不够用了,寒枝借口去县城换票买点,实际是从系统商城里分别买了几斤棉花和几尺布料回来。

穿上周榕帮一家人裁制的新棉衣新棉裤,不知不觉也到了年关。

也到了青云大队一年一度分粮、分猪肉、分鱼、发红薯厂分红的日子。

青云大队每年都会沤肥,土壤肥沃,农田丰收,虽然少了去集市摆摊的收入,可养兔子卖补上了这个空缺,家家户户都过上了肥年。

寒枝一家年年如此,娘仨不愿亏到自己的嘴,过年期间厨房里又弥漫出了阵阵香味儿,霸道至极,飘香十里。

破屋里住着的四人又就着寒枝家飘下来的饭香味再次度过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