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买原石

看到刘老板的样子真有些范进中举后的迹象,吴中生重重一咳。只不过这一咳只是面向那刘老板,起到一个惊醒作用,要是刘老板这样时间长了真有可能会痰迷心智。

“咳咳"刘老板被吴中生真气一震,顿时清醒过来,不过他还是成功的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咳了起来。

吴中生看他清醒过来,也不再关注,他运起神识向解石机上的那块原石投射而去。当他神识顺着开窗一进入原石,一股比刚才观测的原石浓郁的多的灵气瞬间就被神识捕捉到。吴中生不禁为之一震,他连忙停下正在前进的神识,开始全神贯注地仔细品味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足足过去了半晌之久,吴中生方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接着,他再次驱动自己的神识小心翼翼地朝着原石深处缓缓探入,并围绕着整块原石缓慢地打起圈来。

“嗯,还真是三公分左右,这周老先生可真不是盖的,看来他对这赌石非常精通啊!

就在这时,他听到周老先生对人群喊道:“刘老板这块半赌原石,生生珠宝出价八百万,还有没有朋友在岀高价的了?"刚才吴中生用神识观察原石内部时,清醒过来的刘老板已经答应卖掉原石,必竟这就不少了,万一在解下去,达不到理想效果岂不是鸡飞蛋打,白高兴一场了。

场内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众多人都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那块半赌原石。然而,即便是最早叫价的郑、金两位老板此刻也选择了沉默不语,他们脸上露出犹豫之色,心中暗自权衡着利弊得失。

这块半赌原石的外表确实表现出色,让人不禁对其内部蕴藏的美玉充满期待。但高达八百万的价格实在是远远超出了他们最初的预算,风险陡然增大。若是切开之后发现里面的玉肉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多或者品质欠佳,那可真是血本无归啊!

就在这时,周老先生缓缓地将目光从人群中一一扫过。那些有着与郑、金二位相同想法的二线珠宝商们纷纷摇头,表示不再愿意出价。一时间,整个场地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等了有一分多钟,见众人没人出价,周老吩咐工作人员带着刘老板推着原石先去经理室等待,他来到吴中生面前抱歉的说道:“真人,我先失陪一会儿,您先慢慢看。"

“哦,周老,您忙,我自己看就行了。”吴中生赶忙回答。

送走了周老先生,吴中生干脆让阿南和周亁安也不用陪着自己,让俩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他自己则溜达着又来到原石区,看起了原石,有了神识这个作弊器,他也无须在看原石外面的表现,只要神识在原石内感应灵气的多寡和玉肉的大小就行了。

于是他来到货架区,在无人处选了一块五十多公斤的全赌原石,用神识看向原石内部。嗯,这块比自己看的第一块原石内部灵气还弱,不过这玉肉到是挺大都有一个足球大小了。吴中生一看标价,倒是不贵,才七万多香岛币。在看看,如果没有灵气足的玉肉多的,那自己今天就买下这块原石练手。以检验:神识观察的准不准。

顺着货架往前走,遇到有人处吴中生就让开,没人处就用神识观看。吴中生边走边看。为了让人觉得自己是个异类,他还拿出周乾安交到自己手上的手电和放大镜在原石上观看一会儿,总之样子还是要做的吗?

突然在一处人员稀少处,吴中生看到一块黄色砂皮大约二十公斤左右的椭圆形原石,吴中生神注入其中,瞬间神识就被一股浓郁至极的灵气包裹,比刚才用神识观察的刘老板的那块冰种阳绿的还要浓厚。

“嘶——”吴中生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浑圆,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嘴里喃喃自语道:“这……这难道是捡到宝了?”他不敢再有丝毫怠慢,连忙将自己的神识小心翼翼地深入到这块玉石之中。

只见那神识如同灵动的游鱼一般,迅速地在玉石内部穿梭着。仅仅转了一圈之后,吴中生便敏锐地察觉到,这玉肉一旦进入皮壳大约三公分左右时,其质地与周围的皮壳截然不同。越往里深入,这种差异感就越发明显起来。

当神识继续前进,大约进入到二十公分左右的时候,才渐渐的减弱和皮壳表现的一样了。

这块原石必须拿下,他看了看货架上标注的产地和价格,产地为大马坎场口,价格为二万四千香岛币,这么便宜,吴中生算了算,大摡合一千两百左右香岛币一公斤,嗯不管多少,先拿下它在说,两万多香岛币不多,正好拿它练手,看看自己的神识准不准。

想买原石,但是他不知道在哪付账,总不能自己搬着块石头到处问吧!其实珠宝店早就准备了好几个服务生,为他们这些消费者服务,只不过这里的服务生刚好被人叫去不久。

吴中生不想被人截胡,站在那里四处找人,这个阿南跑哪去了?怎么都找不见。

就在吴中生四下找人时,周老先生办完业务回到场地,看吴中生四下张望,赶忙走上前来询问:“真人,怎么有事?"

“噢,周老,这不我看上一块原石,还想着找阿南搬运呢!

“啊!真人这么快就看好了?搬运倒不用找阿南了,咱们店里就有服务生专门干这个活计。"说着他也四下看了下,发现没人了回头又对吴中生说道:“可能是帮客人办业务去了。我帮您再叫一个。"说着也不等吴中生拒绝,向半赌区走去伸手招呼个机动服务人员推着小车向这里走来。

在交款台旁,吴中生面带微笑地享受着新人专享的八折优惠政策。他最终支付了一万九千二百元的香岛币。而与他一同前来的周老也同样默契十足,对于那区区二百元的零头,双方竟然都心照不宣地选择了放弃争论。因为他们深知,作为买卖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种豁达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正所谓“送人送匹马”“买卖争毫厘”这些老辈传下来的经营准则。这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态度,无疑为他们今后的商业往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