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三十分,结束最后一次示警后,江辰和唐俊杰迅速整理好装备收拾收尾准备前往集合。
他们要赶在天亮之前,前往目标地点会合。
从这里到预定集合地点足有近十公里的山路,夜晚,警侦连和步兵营的人还有所顾忌,除了一些关键地段外,很少深入丛林,即便深入也会尽可能收缩阵型并寻找一些易守难攻不易被袭击的地方过夜。
可一旦拖到天亮,那……
另一边,警侦连和步兵营的人也在行动,距离演习结束只剩最后二十五小时三十分钟,胜利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他们现在要做的是尽可能减少己方伤亡,不给对手任何临死反扑的机会。
其实,早在演习第四天,也就是昨天,步兵营和警侦连这边就已经在慢慢收缩兵力了。
很多侦察营的战士也是因此才得以摆脱追兵有了一丝喘息之机。
不过,对手显然并没有放弃对侦察营的围剿,而是,借助他们想要临死反扑的心理,顺水推舟布置陷阱,等着众人主动跳进来。
三班这边因为江辰开挂的原因,勉强逃过一劫,其他人运气可就没这么好了。
很多侦察营的士兵刚靠近营地周围,就已经被潜伏在暗中的敌人锁定位置。
当人数到达某一个阈值时,即便他们不主动发起进攻,警侦连这边也会立刻开始收网。
这是正大光明的阳谋,只要你还想拿到任务点,就必须硬着头皮往里跳。
要么就乖乖躲在林子里等待演习结束。
反正,再想像之前一样等着警侦连的人主动过去围剿,打伏击偷袭基本不可能。
就算要行动,他们也肯定是大部队一起行动,绝对不会落单给敌人机会。
例如,刚才江辰他们看到的那片营地内,最少驻扎了一个排的兵力,周围还潜伏着警侦连的士兵。
如果是演习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或许还能尝试突入敌营部署信号发射器,但现在……
呵呵,整个侦察营现在估计都凑不出一个班的兵力。
不是说他们没有这么多的人,而是,经过连续四天不分昼夜的战斗拉锯,部队早已被打散,但凡是人数超过五人就会受到针对,只有单兵分散行动,才能在缺少食物补给的情况下,躲开敌人的追击。
所有人都分散在丛林四周,身后还有警侦连的侦察兵追踪,靠着人数和火力上的优势,不断压缩着众人的生存空间。
如果是以前,没有北斗系统出现,这么玩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钢七连,士兵的个人军事素质爆表,演习里还不是得抱团行动。
一旦分散,那不是在围剿敌人,而是主动送人头。
不用多,三到四个侦察兵只要准备到位,灭掉一个满编班轻轻松松。
即便有同为侦察兵的警侦连战士在旁策应也一样。
无非是多来几次罢了。
可有北斗系统的帮助,那情况就大大不同了。
三十台北斗单兵导航设备,就代表着三十个可以深入丛林而不是失去联络的战术小队。
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他们还可以随时根据战场的情况做出调整。
比如,三四个小队一起行动,某个小队遇袭,另外两个小队立刻就能得到情报并根据战场情况,选择支援,或是包围,甚至直接堵住敌人的后路等等。
不知道多少侦察营的士兵因此退出演习。
往常只要他们往树林里一躲,敌人除非是用命去趟,用炮火一寸寸犁过去,否则,就只能躲在掩体内等着他们上门。
可现在,有了北斗系统的辅助,再加上同为侦察兵的警侦连士兵配合,一个步兵班就可以毫无顾忌的深入丛林追击。
只要不是第一时间被团灭,增援就会迅速赶到。
如果敌人选择打一枪就跑,也能立刻调整战术,几支小队相互配合围堵包夹。
默契一点的话,甚至都不需要联络,光看地图就能完成上述的所有行动。
这是信息化对传统作战的碾压。
就连冯耀这个始作俑者都没有想到,自己只是照猫画虎,没费什么脑子想出来的战术,实战效果竟然会这么好。
同时,经此一役,雷振军也认识到了信息化的重要。
如果,他的侦察营能拥有同样的装备,就算前期遭遇埋伏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就算敌人兵力和火力都占优,乃至现在整个营只剩下不到百人,他依旧有翻盘的把握。
对讲机只能提供短距离的通讯,而电台又太容易受到干扰,且有被监听的概率。
哪有面前的北斗系统香啊。
虽然,他也知道只要是通讯设备就不存在绝对安全的事情,但那也得等对手有攻破的本事啊。
思考着演习结束后,怎么找机会跟团长诉苦,顺便再从冯耀这个葛朗台手里敲诈几台北斗单兵导航设备时,雷振军突然瞟到地图上几个行动轨迹明显与其他人不同,貌似正在集合的红点。
“这是……三连的人,他们想要进攻任务目标点?!”雷振军迅速做出判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是,他们又是怎么取得联络的?
使用电台?